名称:半截皮带 年代:1936年 位置:第77集团军“铁血红军旅”旅史馆 在第77集团军“铁血红军旅”旅史馆陈列柜中 有半截泛黄开裂的旧皮带 内侧烙有“长征记”三字 在旅史馆中陈列的半截皮带(复制品)这条皮带的主人 是红四方面军31军93师274团战士——周广才 就是这样一条皮带 真实地见证了 那段艰辛而充满希...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中,收藏着两条见证了红军长征过草地时艰苦岁月的半截皮带。其中一条来自红四方面军战士周广才,皮带一端曾被割断又重新磨出了尖头,背面烙着“长征记”3个字;另一条来自红二方面军政委任弼时,半截黑乎乎的皮带上至今保留着用刀切割的痕迹。谁能想到,这两条不完整的皮带,在红军长征过草地时就是...
这是正在执行某军事应对任务的陆军第75集团军某旅二营四连的临时驻地。1936年7月,四连的前身红四方面军274团八连第三次过草地,陷入断粮困境,14岁战士周广才忍饥挨饿留下半截皮带,想带着它“去延安见毛主席”……88年来,“半截皮带”的故事作为“铁心跟党走”的生动写照,在连队代代相传。在中央红军长征出...
等大部队抵达延安的时候,我们班十四个人,就剩下我一个。我拿着这半截皮带站在窑洞外,遥望着宝塔山,我感觉我的战友们就站在我的身旁,班长,同志们,我们胜利啦!🏛️ 后来革命胜利了,我在这半截皮带上刻下了三个大字,“长征记”,我把它捐献给了中国革命博物馆,就是想告诉后来人什么是长征精神,什么是信仰的...
“半截皮带”的故事 1935—1936年,红军三过若尔盖草地,经历了长征以来极为艰苦的行程。在这里,红军将士遭遇了高原缺氧、气候恶劣、深陷泥潭沼泽、粮食严重短缺、无法宿营等重重困难。他们在“高原寒,炊断粮”的饥寒交迫中,挖野菜、啃树根、嚼皮带,喝过毒水、吃过毒草,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死亡威胁与生命挑战。他们...
百年百物|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吃剩的半截皮带 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珍藏着一条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吃剩的半截皮带,这是那段艰苦岁月的历史见证。从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等红军主力部队从长江南北各苏区向陕甘苏区战略转移。红军转战14个省,涉水、渡江、翻雪山、过草地、...
就这样,大家怀着对革命胜利的憧憬,忍饥挨饿,将半截皮带留了下来。在随后的征程中,周广才的6名战友相继牺牲,只有他到达了延安。周广才在皮带的背面烫上“长征记”3个字,纪念那段难忘的岁月。 突破乌江天险 当时要是过不去就危险了……——2015年6月16日,习近平在贵州考察时的讲话 这是乌江江界河渡口(...
其中,1997年4月,时任福建省省委副书记、福建省对口帮扶宁夏领导小组组长的习近平,来宁夏考察工作时,曾前往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亭参观。主峰海拔达2900多米的六盘山是红军长征翻越的最后一座大山。 “半截皮带”前驻足感慨 时间:2016年1月5日 地点:第13集团军...
四史课堂丨半截皮带 这是一个有着85年历史的传家宝:在南部战区陆军第75集团军某红军旅4连的荣誉室里,珍藏着一条被截断了的老旧皮带,可以明显看到,皮带一端曾被割断又重新磨出了尖头,背面烙着“长征记”三个字,仿佛在诉说它与长征的种种记忆。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一首《七律·长征》,记录...
各位战友们大家好,我是政治工作部袁博,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故事是《半截皮带的长征记忆》。 陆军第13集团军某红军团团史馆内,珍藏着一张格外醒目的黑白照片,泛黄褶皱的老照片里仅有半截老式牛皮带,上面烙有“长征记”三个字。这条红军时期的半截牛皮带,是红军团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