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天山学校高中生物教研组聚焦《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课题,依托长宁教育数字基座低代码平台的“‘生态课堂’教学评价”应用,深度挖掘教学潜力。该应用从情境设置与体验、学力评估与预热等六大维度构建教学评估体系,并生成直观的“生态课堂数字画像(雷达图)”,成为教研活动的关键指引。 在实践中,学...
据悉,截至目前,上海长宁区内107所教育单位、6000多名教师和近6万名学生都已接入数字基座,数字基座已全面进入常态化应用阶段。以“一座统管、整区推进”的策略,长宁区正全力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助力“活力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上海市长宁区推进数字基座建设,上线六百八十四个数字应用——校园更智慧 教学更高效】数字作业让课堂教学更高效,实时监管让课后服务更丰富,智慧体育设备让课间10分钟更有趣,孩子的体质数据直通家长手机端,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的心理健康资源家校共学……走进上海市长宁区中小学校园,数字化设备触手可用,大数据价值不断释放...
这些都是基于长宁教育数字基座的常态化数字化转型应用场景。 作为上海市首个教育数字化转型实验区,21日的长宁区教育数字化转型推进工作会议上传出消息:长宁区构建基于数字基座的教育新生态,实现全区教育人员、数据、应用、软硬件资源的智联、数联、物联。目前长宁区级基座已部署完成,部分校级基座也完成试点部署。下一步,...
上海长宁区数字基座项目科大讯飞教育数字基座解决方案入选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2022年企业数字化转型优秀案例。承接全国首个教育数字化转型示范区——上海长宁区数字基座项目。截至目前,长宁区教育数字基座已接入106所教育单位、7000多名教师和近6万名学生,通过“智联、数联”能力,助力搭建“标准+ 个性”的多元参与的...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一项创新性、探索性的工作,任重而道远。长宁教育将建设基于数字基座的新生态,成为让技术真正持续赋能教育教学的优质土壤。”熊秋菊表示。 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正从“简单应用”走向“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教育数字化转型开启新征程。而这条道路上的同行参与者,亦有深耕“人工智能+教育”领域...
全区106个教育单位和近6万名师生全部接入基座,实现全区人员统一认证、组织机构统一管理,学校、教师、学生相互连接,打破时空限制……作为上海市首个教育数字化转型实验区,长宁区以数字基座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关注生态建设与数据赋能,走出了一条整区推进“标准化+个性化”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可行之路。
为进一步提升长宁教师数字素养,加强各校数字应用创新建设,共筑共享开放多样的教育生态,长宁区教育局特别举办了长宁教育数字基座低代码研创应用大赛。日前,大赛提交作品赛段已圆满结束,全区共有68个教育单位、256位教师参加了大赛,累计提交了193个低代码作品。目前,专家评审工作正在进行,投票评选将于即日起至本月-...
长宁作为上海市首个教育数字化转型实验区,先行先试带来许多新变化和新成果,当前,长宁全区所有106个教育单位全部开通校级数字基座,6000多名教师和近6万名学生的相关数据都已接入基座。 10月7日晚,2022第十九届上海教育博览会“数字新时代 教育大未来”上海教育大直播走进长宁区。“第一教育”供图 ...
央广网上海8月16日消息(记者林馥榆)2022年6月底,上海市长宁区西延安中学、延安实验初级中学、天山第二中学3所学校正式使用长宁教育数字基座内置的在线评教应用开展评教活动,共62个班级的2513名学生对304名班主任及必修课教师进行评价,平均每个学生只需3-5分钟即可完成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