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技术炸裂:长江存储的“武当山”颗粒有多狠?国产SSD价格崩盘的核心,就是长江存储的232层TLC颗粒(代号“武当山”)。这玩意儿用了独家的Xtacking 3.0架构,简单说就是把存储单元和电路分开造,再“拼积木”粘一起。好处?密度高、成本低!Tech Insights实测数据打脸三星美光——存储密度直接冲到8.48GB/mm...
1. 性能与硬件:232层堆叠,真·技术狠活?长江存储的232层3D NAND闪存,参数党先别急着高潮。堆叠层数高≠性能强,但这次还真不是“凑数”!实测显示,其存储密度突破20Gb/mm²,比三星同类产品高25%,功耗还降了40%(这波,国产赢麻了!)。不过三星的“祖传优势”在缓存速度上依然存在,部分国产SSD实测4K...
长江存储的232层TLC颗粒,官方标称寿命为1000TBW(1TB)/9000TBW(4TB),但Flash ID实测颗粒冗余度超预期,金胜维XG7000写入200TB后健康度仍显示99%,反向虚标属实“不讲武德”。对比三星980 Pro 1TB的600TBW(售价699元),国产SSD的“价格/寿命比”直接碾压,这波三星输麻了!价格刀法分析: - 1TB消费级:...
三星美光一边减产抬价,一边偷摸换QLC颗粒打价格战,结果被长江存储232层TLC贴脸输出。致态没降价?人家在立“质量标杆”,第三方降价抢市场才是真·阳谋。学姐锐评:这波国产SSD降价,既不是摆烂也不是内斗,而是用技术换市场!你看长存被制裁后还能量产232层颗粒,这实力五大厂谁不哆嗦?--- 结尾:冲不冲?
近日,长江储存公布了产品路线图,并宣布已量产232层3D TLC颗粒,属于第四代3D TLC颗粒,颗粒型号是X3-9070。 图源:techinsights/长江储存官方 232层大家可能还不知道,这是目前市场上量产堆叠层数最高的颗粒,比一线巨头铠侠、美光科技、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的颗粒还要多。虽然之前美光推出了232 3D TLC颗粒,但要在今年年...
长江存储,作为中国半导体产业的重要一员,近日宣布成功量产232层3D NAND闪存芯片。这一技术突破不仅使中国在全球存储芯片领域占据了领先地位,更打破了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长江存储基于其创新的晶栈Xtacking 3.0架构,实现了存储密度的显著提升。据权威半导体机构TechInsights的研究显示,长江存储1Tb TLC芯片的存储...
一、技术参数:232层堆叠,真不是“叠罗汉” 先给小白科普:NAND闪存层数就像盖楼,层数越高,存储密度越大,性能越强。三星、美光去年还在PPT上画232层的“大饼”,长江存储却直接把楼盖封顶了!这波操作有多猛?- 全球首款量产200层以上NAND,比三星美光早半年落地!- Xtacking架构独门绝技,把电路和存储单元...
技术突破:从“被卡脖子”到“撕开裂缝” 长江存储的232层3D NAND闪存,确实炸裂!全球首个量产,存储密度还反超三星,直接让国产闪存站上技术C位。这相当于啥?好比国产手机第一次用上自研芯片,还跑分碾压高通。长鑫的LPDDR5内存同样争气,终于让国产手机能用上“自家内存条”,小米、传音都验证通过了。但学姐...
实测数据超出预期 长江存储最新一代232层QLC颗粒在加速老化测试中表现亮眼,经国家存储产业联盟认证,单颗1TB容量颗粒实测TBW(总写入字节数)达到360TB,远超业界QLC颗粒300TB的平均水平。这意味着即使每天写入100GB数据,颗粒寿命仍可达10年以上。技术突破解析 Xtacking 3.0架构垂直堆叠技术将单元间距缩小至19nm,电荷...
兄弟们,最近数码圈有个大瓜——长江存储的232层3D NAND闪存居然把三星、美光按在地上摩擦!TechInsights拆解海康威视的SSD时,发现这货用的正是长江存储的“晶栈Xtacking”技术,直接甩出全球首款量产232层芯片。库克看了沉默,三星连夜改PPT,国产存储这次是真支棱起来了!--- 技术解析:Xtacking凭啥吊打三星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