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The Great Wall ),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事,是一道高大、坚固而且连绵不断的长垣,用以限隔敌骑的行动。长城不是一道单纯孤立的城墙,而是以城墙为主体,同大量的城、障、亭、标相结合的防御体系。 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发生在首都镐京(今陕西西安)的著名典故“烽火戏诸侯”就源于此...
根据文物和测绘部门的全国性长城资源调查结果,明长城总长度为8851.8千米,秦汉及早期长城超过1万千米,总长超过2.1万千米。 现存长城文物本体包括长城墙体、壕堑、界壕、单体建筑、关堡、相关设施等各类遗存,总计4.3万余处(座/段)。 三、建筑特色与文化意义 长城并非简单的城墙堆砌,而是以城墙为主体,同大量的城、障、...
篇一: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长城资料整理 长城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是世界的奇迹,在遥远的2000多年前,中国劳动人民以血肉之躯建筑了万里长城,长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春秋战国时期,为了防御敌人的入侵,各国诸侯修筑烽火台,并用城墙将其连...
长城,是我国古代对抗北方游牧民族侵略的重要军事防御工程,历史上的长城总长度超过2.3万公里,跨越15个省份。长城的建设始于公元前7世纪的春秋战国时期,历经秦、汉、明等多个朝代的修建和扩展,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规模。现如今,长城已经从军事防御设施转变为我国的文化遗产和旅游景点,是我国的象征,同时也是世界...
长城,又称万里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修建时间最久、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军事防御工程。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长城主体是明长城,它大致沿着大兴安岭——燕山——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一线分布。长城不仅是中国地理和文化的重要分界线,也是中国历史的见证。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是为秦长城。在此之前,长城...
长城的简介 长城:这是长城最通用的称谓。长城是一种很长的墙体防御建筑,或形式和墙体相近、防御性质和墙体一样的防御建筑。长城之称始于长城产生的春秋战国时期。《史记·楚世家》载:“齐宣王乘山岭之上,筑长城,东至海,西至济州,千余里,以备楚。”长城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
1.长城史话 长城位于中国北部,因其长约一万两千多华里,故而得名“万里长城”。万里长城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建筑,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它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军事防御工程,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凝聚着祖先的血汗。长城东起渤海湾的山海关,经河北、北京、山西、陕西、内蒙古、宁夏到甘肃的嘉峪关,...
1、中国的长城始建于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秦朝统一中国后联成万里长城。汉、明两代又曾大规模修筑。长城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丰碑和智慧结晶,象征着中华民族的血脉相承和民族精神。 2、长城位于中国北部,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全长约6700公里,通称万里长城。从公元前7世纪楚国筑“方城”开始,至明代(1368~...
长城的相关资料介绍 一、概述 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是一道连续的防线,用以抵御外来侵略,保卫国家安全。长城修筑历史悠久,跨越多个朝代,总长度达万里以上。二、历史背景 长城的修筑历史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那时的长城主要是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袭。秦代开始,长城的修筑进入了大规模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