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转变会导致材料体积膨胀约26%,形成粉末状结构,最终使焊点失效。根据《金属手册》(ASM International),相变通常在-30℃至+13.2℃范围内缓慢发生,且湿度、杂质(如铅、锑)会显著影响速率。 2. 工业焊锡的差异性 电路板常用焊锡...
一、焊锡低温下的“锡疫”现象:机理与临界条件 “锡疫”是锡在低温下从银白色的β锡(四方晶系)转变为灰白色的α锡(金刚石立方结构)的过程。这种转变会导致焊锡脆化、碎裂甚至粉化。关键数据如下: 1. 临界温度:当温度低于13.2℃(ASTM B339标准)时,纯锡可能开始向灰锡转变,且温度越低(如-30℃以下...
因此,在冬天要特别注意对锡制品的防冻保护。有许多铁器是用锡焊接的(焊锡中的主要成分为锡和铅,根据不同用途所含比例不同),也不能受冻。若让锡长期处于低温的环境,就会自行损坏。 金属锡不仅怕冷,而且还怕热。当温度在161℃以上时,白锡便转变成具有正交晶系...
不会的,焊锡不是纯锡,是合金材料,里面有铅或铜的组成部分。焊锡丝 必须首先确定低温下的钎焊温度。锡和焊接是合金,不同于元素锡。通常,不会出现上述现象。你先要确定你的低温软钎焊是多少温度。锡焊锡都是合金,这与单质的锡是不一样的哦,一般不会发生你提到的现象。
了解到正常金属锡在低于13.2°C的时候会因原子之间空间增大逐渐体积增大转换成粉末状的灰锡,即为“锡疫”,但这一变化会因加入了铅,锑等金属后使锡原子获得多余电子而稳定锡的结晶体构从而减缓甚至抑制锡疫的发生。zippo内胆在1994年以前普遍使用锡焊内胆,zippo内胆使用的焊锡是否有足够铅成分的加入能够完全抑制转化的...
在焊锡的过程中,人们经常使用的是焊锡丝,焊锡丝中含有大量的锡,同时也含有一些其他的有害元素,如铅、银、汞等。当焊锡丝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锡等矿物质会释放出来,并与空气中的微量元素反应,产生一种有害物质,称为“锡疫”。 二、锡疫对人体的危害 锡疫是一种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会产生一定的危害。根据...
因此,预防锡疫现象对于保障电子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无铅焊锡在一定条件下也会发生锡疫现象,但通过控制环境湿度、优化焊锡成分和改善存储条件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锡疫的发生。对于电子产品制造商而言,关注焊锡的锡疫现象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当温度在13℃以下时,锡的结晶点阵就会重新排列,这种转变在零下33℃时速度最快:温度一降到零下,白锡就失去光泽,变成暗灰色,最后碎裂成粉末.人们称这种现象为“锡疫”.含有20%锡的青铜中的锡会不会产生“锡疫”现象呢?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锡疫现象是纯度较商的金属锡才会发生,而锡青铜、焊锡条、...
焊锡丝 所谓锡疫,是指长期接触锡及其合金后人体发生的润滑油脂代谢障碍、病变和神经系统病变等表现。焊锡丝中的锡元素,可能被人体吸收进入体内,长期积累,导致锡疫的发生。 二、焊锡丝的锡疫成因 焊锡丝的锡疫成因可能与以下原因有关: 1.焊接过程中,烟雾、气溶胶等可能含有铅、锫等有害物质; 2.焊接时有可能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