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农历四月十八日是锡伯族的西迁节,锡伯语叫杜因拜扎坤节。在1 6 世纪之前,锡伯族先民世世代代生活在松嫩平原和呼伦贝尔大草原上。1 8 世纪中叶,清朝政府从盛京(沈阳)等地征调锡伯族官兵1 0 1 8 人,连同他们的家属共3 2 7 5 人,由满族官员率领,西迁新疆的伊犁地区进行屯垦戍边。这一年的农历四月...
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锡伯民族的西迁戍边纪念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锡伯族西迁节因时间是农历四月十八日,所以叫"四一八节"。因有怀念亲人之意,又叫怀亲节,新疆锡伯族同胞称为"杜音拜专扎坤"。每年农历四月十八日,新疆锡伯族群众就会欢聚一起,共进野餐,表演歌舞,以纪念祖辈驻防戍边的英雄业绩。 2006年...
2023年6月5日,农历4月18,这是锡伯族难忘的日子“怀亲节”,即锡伯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西迁节”。历史已翻过259个春夏秋冬,虽然不是天荒地老,但也算沧海桑田了。锡伯族肩负国家使命,从东北到新疆伊犁,跨越了两个时区的地理经纬,穿越了两个多世纪的时空。锡伯族人以无比的勇气、信念、智慧、坚韧屯垦...
2006年,锡伯族西迁节被正式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不仅是对这一独特民族节日的官方认可,更是对其深远文化价值的高度肯定。这一荣誉,使得西迁节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传播与关注,不仅增强了锡伯族人对自身文化的自豪感,也促使更多的人关注和研究锡伯族的历史与文化。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的...
锡伯族把每年的农历( )定为“西迁节”。A. 四月初八 B. 四月十八 C. 四月十九 D. 四月二十八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B 西迁节,锡伯语称“杜因拜专扎坤”。锡伯族把每年的农历四月十八定为“西迁节”,是为了纪念西迁新疆的同胞。反馈 收藏 ...
西迁节的由来锡伯族是一个古老而勇敢的民族,他们原来居住在大兴安岭一带,以渔猎为生,信仰萨满教。清朝初期,他们被纳入满洲八旗制度,成为满洲人的一支。清朝中期,为了巩固对新疆的统治,清政府从盛京(今沈阳)等地征调了锡伯族官兵1018人,连同他们的家属共3275人,由满族官员率领,西迁新疆的伊犁地区进行屯垦戍边...
锡伯族西迁节,听起来有点拗口,但它的意义却非常深远。这个节日在每年的农历四月十八日举行,俗称“迁徙节”或“怀亲节”,锡伯语里叫“杜音拜专扎坤”。这个节日不仅仅是为了纪念锡伯族祖先的西迁,更是为了缅怀那些为了保卫祖国西北边疆而英勇奋斗的同胞们。2006年,这个节日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真...
锡伯族节日:西迁节主要特点(中国传统节日) 新疆锡伯族西迁节民俗艺术在延续200多年的时空当中,形成如下显著特征: 1、传承着古代锡伯族在大兴安岭一带从事渔猎生活时生成的崇拜大自然、"棒打獐子瓢舀鱼,野鸡落在沙锅里"、"飘飘雪花如蝶飞,驰骋骏马共撒围,搜遍一山又一山,猎队满载凯歌回"的古老渔猎...
今天是农历四月十八日,也是新疆锡伯族的传统节日——西迁节。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锡伯族祖先在清朝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奉旨从东北迁徙到新疆伊犁地区,屯垦戍边,保卫祖国西北边疆的历史壮举。西迁节不仅是锡伯族的文化遗产,也是锡伯族的民族精神的体现。 西迁节的由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