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书记载,我国发现和使用白银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了。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到了两汉,银器才慢慢多起来了。不过,要说银器发展的巅峰时期,那还要属唐朝。当时的银器,那可是做得相当精美,工艺水平极高,而且种类繁多,让全世界都为之惊叹!春秋战国时期 目前所见较早的银制品出土于春秋战国时期。曾在山东淄博窝托...
银,这一古老而纯净的金属,在不同文明的辉煌篇章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既是权力的图腾,也是美的化身,跨越时空的界限,将古代世界的辉煌与雅致,以一种永恒而璀璨的方式,镌刻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之中。在中国的历史画卷上,银饰也展现出别样的风华。尤其在汉朝,那些工艺精湛的银制品——如银钩耳环和银手镯—...
由于劣质白银充斥市场,人们不再愿意使用足值白银进行交易,导致“雪花纹银”逐渐沦为劣质货币。这种劣质银在氧化后颜色发黄发黑,与掺杂的牙印污垢混合,使得货币外观变得难看。随着劣币的充斥,白银在交易市场的地位逐渐下降,甚至官府也不得不强制规定银两的成色。清朝时期,官方规定铜钱与银两的兑换比例,但因存量货币白...
明末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被称作"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其中有一幅名为《倭国造银钱图》的插图,讲琉球诸国制造银币的工艺。然而,实际上,在宋应星所处的时代,人们接触到的外国银钱,除来自日本、琉球的白银外,更多的是源自秘鲁和墨西哥的白银。明代小说家凌濛初的《初刻拍案惊奇》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综合来看,该段时期外国文明对银的药用价值认识多从生活与生产实践中得来,且应用的物质多为银单质与银的简单化合物。尽管如此,这些历史记载仍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近古时期 公元1520年,Paracelsus明确记载了含银药物可用于内服,且硝酸银可用于治疗外伤,这一用途在今天仍被广泛应用。美国早期的殖民者在没有充足微生物...
从历史来看,塞罗德帕斯科(CerrodePasco)地区一直是秘鲁最主要的银产地之一。西班牙人到墨西哥开发银矿是从14世纪初期开始。在1500-1800年间,玻利维亚、秘鲁和墨西哥占世界白银生产和贸易的份额超过85%。其余份额主要来源于德国、匈牙利和俄罗斯等欧洲国家,以及智利和日本。在1850年后,一些其他国家白银产量上升,尤其是...
1968年1月迄今,共有642个月,采用月度美元M2数据除权月度平均银价,就可以算出1968年迄今的M2除权月度银价(见下图)。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让人类进入到纯粹的信用货币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信用货币总量对于一切资产的价格都影响极大,更不必说带有贵金属光环的白银——如果从附带货币属性的角度来评估白银价格所处的水平...
当时的知识分子也对货币的演变对经济的影响有所关注,《万历野获编》中记载:“今之钱法异于古,文明开物产,故银钱复有中外异同。”白银由最初的奢侈消费品逐渐转变为货币,推动了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其在历史上的重要性不可忽视。白银的演变不仅仅反映了经济制度的发展,还见证了社会阶层的分化。在唐代,...
主要的原因是,美洲的金银供应恢复了正常,银贵钱贱危机有所缓解,白银再度流入中国。1856年至1887年间,尽管鸦片进口成倍增加,但中国的茶叶、生丝出口快速增长,抵消了鸦片的进口,中国的国际收支再度转为顺差。1857年至1886年间,中国对大英帝国年均茶叶出口量是1825年至1856年间的4.5倍,而年均生丝出口量则是6倍...
银器是人类文明的历史见证,它的制作与应用已有数千年历史。中国古代银器制作最早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殷墟出土文物中发现了银蛇杖、银鱼、银鼎等。从战国到秦代,银器制作工艺大大提升。汉代,银制品逐渐普及,甚至成为官府公卖的重要产品,其形态和纹样受到青铜器的影响,工艺也更加精细。如汉代腹錾横款“五官”的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