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那奇珠单抗治疗银屑病的见效速度较快,临床研究数据显示第 2 周时,平均 PASI 评分降低 50% 以上,PASI 75(皮损消退75%)的中位应答时间仅需 4.3 周;而可善挺最快可以一周内起效,用药第12周的时候,大部分患者达到 PASI75(皮损消退...
激活角质细胞的病理增生,进一步增强银屑病患者的炎症反应。 通过回顾银屑病发病机制可以发现,IL-23和IL-17都是重要的银屑病干预靶点。IL-23位于炎症通路的上游,在银屑病发病中的主要作用是稳定分泌Th17细胞的病理表型,并促进效应和记忆T细胞产生IL-17。...
结论:与 TNF-α 抑制剂引起的银屑病相比,IL-17 抑制剂引起的银屑病更值得采取更积极的措施进行治疗。不建议重新使用 IL-17 抑制剂,因为患者没有表现出改善。
银屑病中IL-17A的主要靶细胞包括角质形成细胞、内皮细胞和固有免疫细胞。银屑病的全身性炎症反应中存在一个正反馈通路,Th17细胞分泌的IL-17A可刺激角质形成细胞产生炎症因子,改变皮肤组织驻留记忆细胞CD8+CD103+ TRM的稳态,同时进一步吸引活化的淋巴细胞亚群维持银屑病斑块中炎症状态;受到IL-17A刺激的角质形成细胞产生...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发现,IL-17是银屑病治疗中竞争最激烈的靶点之一,国内外多家药企在IL-17赛道布局。2019年,诺华诺德和礼来的两款生物制剂在我国获批上市,且已经纳入医保。国产IL-17赛道还有来自康方生物、三生国健、君实生物等多款临床后期产品也即将走向上市。多位受访专家分析,IL-17赛道或将迎来价格战。...
图1. 多种细胞因子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上下游关系[1] 图2. 靶向IL-23/IL-17通路的银屑病药物[2] 主要银屑病上市药物 整理自科睿维安数据库 这些上市药物中,不乏销售额亮眼的药物。其中,Ustekinumab单抗是第一款靶向IL-23的上市药,在获批银屑病后不断扩大适应症范围,销售额2019年已经达到66亿美元,全...
IL-17是一种主要由活化的Th17细胞(辅助性T细胞17)分泌的促炎性细胞因子,与细胞表面受体(IL-17R)结合后介导免疫炎症反应,在银屑病和强直性嵴柱炎的发病机理中起着关键作用。古莫奇通过与IL-17 特异性结合以阻断IL-17与IL-17R介导的信号通路, 抑制相关免疫炎症反应的发生与发展。
由此可见,白介素家族IL-17在银屑病的炎症反应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为IL-17处于银屑病发病机制的下游环节,因此针对抑制IL-17的生物制剂对银屑病的特异性更好,相应的不良反应也更可控。依奇珠单抗(Ixekizumab)是抑制IL-17A的生物制剂,是人源化的IgG4单克隆抗体。IgG4的Fc片段诱导CDC或ADCC能力较差,细胞毒性...
IL-17是一种促炎细胞因子,由特定的免疫细胞,如Th17细胞产生。它在银屑病的病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主要通过促进炎症反应和加剧皮肤细胞的过度增生。因此,IL-17成为了银屑病治疗的重要靶点。对于银屑病患者来说,IL-17的水平通常比正常人高,这直接导致了皮肤的红斑、鳞屑等典型症状。研究表明,通过抑制IL-17的...
白细胞介素 (IL)-17 抑制剂是一类新型治疗性生物制剂,用于治疗银屑病 (PsO)、银屑病关节炎 (PsA) 和中轴型脊柱关节炎 (axSpA) 。与其他类别的生物制剂相比,使用IL-17抑制剂可能会引发一类独特的不良反应,称为矛盾反应。矛盾反应是指在使用治疗该疾病的药物治疗期间,任何疾病从头发生或恶化(如果该疾病已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