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的银屑病动物模型研究,常常通过皮肤外涂咪喹莫特(IMQ)的方式,药物诱导建立银屑病小鼠模型[1]。1、实验动物:BalB/C小鼠,6-8周龄,雌雄各半。2、实验分组:空白组,模型组。3、造模步骤:适应饲养7天后,小鼠背部中央区域剃毛和脱毛,脱毛部位连续8天(第0天-第7天)涂抹咪喹莫特(IMQ)乳膏。4、模...
1.动物:BALB/c小鼠,6-8周龄; 2.造模药物:咪喹莫特乳膏 3.造模方法:10%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刮除背部毛发。第1天开始到第10天每天5%咪喹莫特乳膏50mg涂抹小鼠背部皮肤开始造模,面积2 cm×3.5cm,每天观察皮损情况,在8-10天可以增加药膏剂量到62.5mg,拍照记录。 4.银屑病皮损的判断标准是根据PASI准则(分0...
采用的是条件性基因打靶技术,通过同源重组的方法构建IKK2基因两侧带有同向loxP位点的标记小鼠,并将所述标记小鼠与在组织特异性启动子SM22的控制下表达Cre重组酶的小鼠杂交,筛选,获得银屑病小鼠模型.本发明的人银屑病小鼠模型具有构建方法简便,经济,与人银屑病表现高度相似等优点,并且动物模型使用方便,极具市场价值和...
银屑病小鼠模型构建流程 准备阶段 选择动物:选取BALB/c小鼠,通常为7-8周龄,雌性或雄性。 皮肤处理:剃除小鼠背部中央区域的毛发,形成一个约2cm×3cm(或2.5cm×2.5cm)的裸露区域,使用脱毛膏去除毳毛,并清洗干净。 造模阶段 涂抹药物:将5%的药物均匀地涂抹在已准备好的皮...
目的:探究芝麻酚对银屑病所致皮肤损伤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小鼠背部连续7 d涂抹5%咪喹莫特(IMQ)乳膏构建银屑病模型,建模前1周至结束使用芝麻酚皮肤表面涂抹干预,探究... 陈雪,刘学波,王雨萱 - 《食品与机械》 被引量: 0发表: 2023年 抗菌肽Lcn2调节中性粒细胞功能在银屑病发病中的作用及机制 目的:研究抗菌肽L...
大鼠银屑病模型构建细节解析 构建理想的银屑病动物模型是深入研究银屑病发病机制及开展药物治疗研究的关键。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具有特征性的红色丘疹、斑块及银白色鳞屑,临床表现为顽固难治、频繁复发且罹患终身等特点。作为一种多基因遗传性疾病,银屑病的发病还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咪喹莫特...
小鼠银屑病模型构建以..小鼠银屑病模型构建以及相关机制研究 银屑病速成牛皮鲜,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周期长而容易复发,是目前比较常见的皮肤疾病。相关学者为了研究银屑病的致病机制以及后续治疗手段,因此产生了小鼠银屑病疾病动物
本发明属于动物模型构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力加重银屑病小鼠模型的构建方法及应用.该构建方法包括:(1)将小鼠背部剃毛,放入五十毫升的可呼吸离心管中,限制活动四小时;(2)将小鼠放出来,等待背部皮肤干燥;(3)将咪喹莫特乳膏均匀涂抹在小鼠背部,放回笼中;(4)每天重复以上步骤直至压力加重银屑病小鼠模型构建成功....
地址200136上海市浦东新区云山路835弄8号301室 (72)发明人应哲康;陈敏婕 (74)专利代理机构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张艳 (51)Int.CI 权利要求说明书说明书幅图 (54)发明名称 一种构建人银屑病小鼠模型的方法及其应用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动物模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 一种构建人银屑病小鼠模型的方法,以及其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诊断目的的小鼠背部银屑病模型构建后的评估方法,包括以下环节:S1,确定小鼠皮损面积占涂药区域皮损面积百分比,并根据皮损面积占比B以02分评分,其中0%=0分,1%~30%=1分,31%~100%=2分;S2,确定红斑评分E,E根据红斑颜色深浅分为02分;S3,确定鳞屑评分D,根据鳞屑覆盖皮损面积进行评分,其中无鳞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