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有一次问一位善歌的人:“我词何如柳七(柳永)?”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这个譬喻鲜明地表明了婉约词和豪放词的不同。请你以这首词的上阕为例,谈谈作者是如何在景物描写中表现豪放特征的。 这首词豪气...
苏东坡有一次问一位善歌的人:“我词何如柳七(柳永)”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这个譬喻鲜明地表明了婉约词和豪放词的不同。请你以这首词的上阕为例,谈谈作者是如何在景物描写中表现豪放特征的。 相关知识点:...
这句话是宋代俞文豹《吹剑录》里评论苏词风格的内容,是对苏词豪放风格的一种肯定。因为“关东大汉”生性豪爽;“铜琵琶、铁绰板”都是乐器的名称,奏出来的乐音响亮有力;“大江东去”是北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首句,这首词是一首豪放派词作。其实类似这句意思的,要数一副关于南宋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
俞文豹《吹剑续录》称:“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学士所指为苏轼,因其官翰林学士,故名。苏轼是北宋文坛领袖,诗词文画均称当时翘楚,其成就为中国文学史上所罕见。苏轼在词史上有特殊贡献,其词创造了多种风格,除传统的婉约清丽外,他的词或清旷,或雄放,或凝重,或空灵,佳作极多...
据南宋俞文豹《吹剑录》载,曾有人以“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来评价苏轼豪放词的雄壮、豪迈之美。 到南宋时,已明确地把苏轼、辛弃疾作为豪放派的代表,以后遂相沿用。【整体感知】1.[文题解读]念奴娇,。 “赤壁怀古”是 ,揭示该词所写的是词人游览赤壁,追念古人。 苏轼...
人说学士之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要唱苏轼的词都要高歌“大江东去”,可见开篇之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已然成了苏轼作品的象征,这是唯有苏轼能驾驭的大开大阖之典型。你品味出了什么?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答案见解析 本题考查赏析词句,把握词人风格的能力。要抓住...
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卓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 大意是说苏轼在玉堂署任职时,问一个很擅长拍马的幕僚他的词和柳永相比较如何,这幕僚说了上面一段话,引了他们各自代表性词作中的千古名句,说明了柳永词娇婉细腻,苏轼的则是豪情万丈、睥睨天下,虽然溜须拍马之情溢于言辞...
从春风得意的科场奇才,到谪居落寞的戴罪犯官,苏轼并不气馁,看到黄州赤壁,不免怀古,伫立江边大唱大江东去,浪淘尽。是否也曾感到命运不公,终于在山川抚慰下,明白了命运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可能神宗皇帝觉得新、旧两派人物应该同时启用,难得伯乐一回,亲自下令把他从安徽的黄州调到京城开封附近的汝州任团练副使。
但苏轼是一个全才,他不仅仅长于豪放,亦擅写婉约。俞文豹曾在《吹剑续录》里写道:“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苏轼的词,豪放中带有深情,粗犷中不失细腻。在苏轼众多的豪放词之外,还藏着许多清新婉约的小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