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踏飞燕又名马超龙雀、铜奔马、凌云奔马等,为东汉青铜器,1969年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东汉时期镇守张掖的军事长官张某及其妻合葬墓中出土,现藏甘肃省博物馆。 1983年10月,“马踏飞燕”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并一直被沿用至今。 文物特征 马踏飞燕作于...
马儿如在空中飞驰,一足踏上飞鸟的刹那,飞鸟回首惊顾。细细观之,马的口、眼、鼻均张开,鬃毛和尾丝后扬,令人仿若听见马儿奔腾的嘶鸣和风啸声,静态的青铜器充满灵动之感。它就是20世纪60年代在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出土的国宝级文物——东汉时期的青铜器铜奔马,又称“马踏飞燕”“马超龙雀”等。马高34.5...
给铜奔马照个X光 发现马身采用的是陶范铸造法分段铸造 马头、马身、马尾、马腿、飞鸟等部件 分别铸造再合为一体 此外,古代工匠脑洞大开 利用两个熔点不同的金属 为铜马马腿装上铁骨,形成“铜皮铁骨”如同今天我们在水泥柱子里加钢筋 大大增加了马腿的支撑力和强度 使得这匹骏马飞驰千年依旧动感 有颜值又有实力...
争执不下之下,不如给它来个文物标准定名,“马踏飞燕”正名为“铜奔马”。|03| “铜奔马”是一匹什么马?第一种说法是汉武帝从西北引进的“天马”,也就是我们熟知的“汗血宝马”。据《汉书·张骞传》记载,汉武帝“得乌孙马好,名曰‘天马’。及得宛汗血马,益壮,更名乌孙马曰‘西极马’,宛马曰‘天马...
它就是20世纪60年代在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出土的国宝级文物——东汉时期的青铜器铜奔马,又称“马踏飞燕”“马超龙雀”等。马高34.5厘米,长44.5厘米,重7.15千克。1983年铜奔马形象被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 铜奔马马身着力点集中于超蹑飞鸟的一足之上,既表现了奔马腾跃于飞鸟之上时风驰电掣般的速度...
“马踏飞燕”正名为“铜奔马” 装上“铜皮铁骨”屹立千年不倒 除名字之争 铜奔马仅凭一只马蹄就屹立千年不倒 独具匠心的造型也令人惊叹 原来,古代工匠的妙手 早就把力学平衡原理拿捏得死死的 给铜奔马照个X光 发现马身采用的是陶范铸造法分段铸造
“马踏飞燕”正名为“铜奔马” 装上“铜皮铁骨” 屹立千年不倒 除名字之争 铜奔马仅凭一只马蹄就屹立千年不倒 独具匠心的造型也令人惊叹 原来,古代工匠的妙手 早就把力学平衡原理拿捏得死死的 给铜奔马照个X光 发现马身采用的是陶范铸造法分段铸造
铜奔马,又名“马踏飞燕”、“马超龙雀”等,为东汉青铜器,国宝级文物,1969年10月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为甘肃省博物馆镇馆之宝。铜奔马高34.5厘米,长45厘米,宽13.1厘米,重7.3千克,造型矫健精美,作昂首嘶鸣,疾足奔驰状,显示了一种勇往直前的豪情壮志,是中华民族伟大...
1971年,郭沫若慧眼识马 在陪同外宾参观甘肃博物馆时 被铜奔马吸引并认可马踏之物为燕子形象 马踏飞燕由此而来 因此,不少人认为 郭沫若是这件文物的伯乐 03 马踏燕隼 燕子的尾巴较短且分叉 龙雀又是鹿首鸟身 所以以上两种说法 均不符合底座鸟类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