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侯乍(作)虢孟姬良女宝匜,其万年无疆,子子孙孙永宝用。 晋侯對[duì]盨铭文 隹(唯)正月初吉庚寅,晋侯对乍(作)宝尊彶(及)盨,其用田狩,甚乐于原隰,其万年永宝用。 梁其盨铭文 白(伯)梁其作旅盨,用享用孝,用()眉寿、多福,畯[jùn]臣天子,万年唯...
如康王时期《大盂鼎》铭文291字,共王时期《史墙盘》铭文284字,厉王时期《散氏盘》铭文375字,宣王时期《毛公鼎》铭文497字,远远超出殷人铭文数量。 这些铭文以优美的线形、壮美的气势,集中反映了周人典雅、雍容的审美风格,洋洋洒洒,叹为观止。事实上铜器审美价值和...
铸铭通常出现在简铭期,所铸铭文一般只有一二字,多者五六字,且铭文的内容较简单,或为族徽,或为祭辞,铸铭的目的在于标记器主的族氏,识别器物的用途;此时的铭文,在铸器者视之,是此器物使用的暗记,决不使铭文外露,有伤器表纹饰的华美或器形的外观,故铭文多位于器内壁、器内底、圈足内、鋬内、盖内等的地方。
铭文:“乾隆八年福州东门甲卯街福平轩漳记”H:23.5 cm RMB: 5,000-8,000 广东崇正2023春拍 lot 2118 明 铜牺尊 L:24 cm; H:15 cm; W:1591g 参考:故宫博物院藏铜卧牛〔故00135259〕RMB: 150,000-180,000 明清时期,仿古牺尊成为一种吉祥的摆设,常陈设于书斋厅堂当中。此尊精铜为材,体型硕大,...
看铭文是西汉宣帝元康五年作器,铭文笔画雄放,左右波磔尤长,从字的结构上可以看出篆书的痕迹已很少了,但字的笔画写法仍有篆书残留,如“正”字右边一横画。宣、元、成帝三朝留下的铜器很多,大多是宫苑和贵族家所用的器物,有鼎、鋗(小盆状温热器)、镫、熏炉等,刻铭或篆或隶,形体方正,书刻精美,如...
铭文祭祀父母,及先祖们 堇临簋铭文“堇临作父乙宝尊彝”,用于祭祀父亲。反映统治阶级德行 辛鼎反映辛以怀抱高尚品德传家,并以此分享给诸友,诸友亦赐与辛德吉,遵循仁德之道。铭文还有训诰一类的内容 大盂鼎,铭文19行291字,记述了西周康王二十三年九月作器者盂所受之“册命”。铭文自首行“王若曰”始,至...
”铭文大意是说:我不打算称王,为了不致亡徐之族断绝,四处稽考后决定追随越国。这为徐人灭国后进入浙江的历史提供了直接的可信证据。徐国本是淮水流域的一个大国,史书及铜器铭文称之为“徐戎”“徐夷”“淮夷”“南淮夷”,其故地在今江苏省泗水一带。西周穆王时,徐国强盛,徐君诞称王,典籍称“徐偃王”。《...
首先,铭文是历史的见证。在古代,铭文主要用于记载重大事件、歌功颂德或宣示主权等。通过解读铭文,我们可以了解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和社会状况。青铜器上的铭文,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这一时期的铭文多为卜辞,即记录占卜结果的文字。它们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天地、神灵的敬畏,以及生活中的决策和习俗。例如,在祭祀...
汉篆较之秦篆,结体呈多样化,总体上趋于方正,线条多平直方折,尤其铜器铭文(如嘉量铭)及印章文字(称缪篆)。碑额和印章的篆书,因空间所限,线条更加曲折绞缭,笔画增减甚至改变构字理据现象俯拾即是。三国时期,官方对文字进行整理,刻成石碑立于太学,被称为“石经”。这些石经不仅是文字的规范,也是书法的样板。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