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反应可以在中性条件下进行,生成C-N键,从而构建芳香胺化合物。这种反应对于有机合成领域非常重要,因为芳香胺化合物在医药、化学品和材料科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2. 铜催化卤代芳烃Ullmann-C-N偶联反应的机理是什么 铜催化卤代芳烃Ullmann-C-N偶联反应的机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个反应步骤。首先,铜催化...
1、氨基酸作为亲核试剂的铜催化C-N交叉偶联反应 2、胺作为亲核试剂的铜催化C-N交叉偶联反应 Nucleophile Electrophile L CatalystPrecusor Solvent Temp. (℃) Time(h) Base Yield/% 1 BnNH2 PhBr L-缬氨酸 CuI DMA 110 32 K2CO3 9 2 RNH2 ArX X=Br,I L-脯氨酸 CuI DMSO 40-120 9-72 K3PO4 2...
1、 氨基酸作为亲核试剂的铜催化 C-N 交叉偶联反应 Nucleophile Electrophile Catalyst Precusor Solvent Temp. ( (℃℃) ) Time (h) Base Yield/% 1 ArX X=Br,I CuI DMA 90 48 K 2 CO 3 0-92 2 CuI DMF 100 48 K 2 CO 3 53 3 CuI DMF 100 48 K 2 CO 3 0-87 4 乙腈 rt 4 Cs 2 ...
【摘要】铜催化芳基卤代物与胺类化合物的偶联反应是构建C-N键实现N-芳基化的有力手段。由于Ullmann类C-N偶联反应的反应位点不直接涉及手性中心的形成,因此实现不对称铜催化Ullmann类偶联反应仍然是一个挑战。通过实验室前期工作的积累,我们发展了铜催化的不对称Ullmann构建C-N键的偶联反应。本文的主要内容为:利用Cu...
由于羧酸是种类多样且化学稳定性高的合成砌块,因此脱羧偶联反应已被广泛用于复杂分子的合成。目前最常见的策略是羧酸与多种亲电试剂经氧化还原中性的脱羧偶联以构建C-C键(Fig. 1a)。然而,未官能化的酸和杂原子亲核试剂的氧化脱羧偶联仍未有报道。目前极性C-N和C-O键的构建通常经内氧化剂(如羟基邻苯二甲酰亚胺)对...
C(sp3)-N偶联反应是快速构建烷基氨、肼和N-杂环等高价值分子的有效方法。作为Ullmann型偶联(C(sp2)-N)反应中最有效的催化剂,铜在C(sp3)-N键形成反应中也展现出了优异的活性,是近年来最热门的研究领域之一。铜催化下烷基自由基的氨化反应一般通过以下三种方式进行:1)共轭型烷基自由基易被高价铜氧化成稳定的碳...
铜催化Ullmann C-N偶联反应的研究进展 下载积分: 4990 内容提示: 铜催化 Ullmann C-N 偶联反应的研究进展陈治希 丁冶春 杨凯*(赣南医学院 赣州 341000)陈治希 男,26 岁,硕士生。从事药物合成研究。* 联系人,E-mail:kai_yangyang@ 126. com赣南医学院科研课题(UB201209)资助2012-09-20 收稿,2013-02-16摘...
总结: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KAUST)Osman M. Bakr和Magnus Rueping课题组发展了首例可见光诱导、铜纳米团簇催化的Ullmann类型的C-N键偶联反应。此反应条件温和,在室温下即可进行,并展示出较好的官能团耐受性和底物兼容性。此外,控制实验表明反应涉及单电子转移过程。此反应的发展将CuNC引入到光催化剂的“家族”中,为可见...
N 偶联反应是一个 重 要 的 形 成 C — N 键的有机合成反 应 。 研 究 表 明 , 合 适 的 配体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铜或铜盐催化 的 反 应 活 性 。 新型的配体不断涌 现 , 主 要 包 括 N - N 、 N - O 和 O - O 双 齿 型 配 体 , 极大地推动了铜催 化 化 学 的 发 展...
近日,化药学院纪克攻教授课题组在配体原创性设计合成及其辅助铜催化C-N交叉偶联研究反应领域取得新进展。研究揭示了新型双功能配体在分子间远程C-H胺化反应中起着关键决定性作用。研究成果以“Cu-Catalyzed Intermolecular γ‑site C-H Amination of Cyclohexenone Derivatives: The Benefit of Bifunctional Li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