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一回,僧格林沁带着人马在大沽平定农民叛乱,把起义的队伍冲散后,有个头领叫朱登峰的,被另外一队清军给抓住了。僧格林沁一听这事儿,火冒三丈,心想这清军将领也太不给他面子了,竟敢来抢他的人。于是,他立刻派人拿着他的命令,凶巴巴地跑过去要求把人要回来。这位清军的头儿一开始不愿意交人,但他心里...
咸丰五年正月十九日,僧格林沁率军攻破连镇,俘获太平天国北伐军主帅林凤祥,二十一日被封为博多勒噶台亲王;四月复攻克陈官屯,俘获太平天国名将李开芳,使太平天国北伐军全军覆没。咸丰十年,僧格林沁奉命带兵镇压捻军,次年七月,朝廷谕令僧格林沁统辖山东、河南全...
高堂之战更显示出僧格林沁的军事才能。当胜保久攻不下时,朝廷将其撤职,命僧格林沁全权指挥。接管指挥权后,僧格林沁改变了以往的强攻战术。他先是佯装撤退,引诱太平军出城追击。当太平军追至预定地点时,早已埋伏的蒙古骑兵突然杀出,将其包围。李开芳的部队损失惨重,被迫退回城内。随后,僧格林沁采取了更为巧...
僧格林沁并非铁帽子王,也没周星驰电影中那么怂,是个杰出将领 在经典电影《武状元苏乞儿》中,主人公苏灿对潜伏在怡红院的丐帮帮主之女如霜一见钟情,但"铁帽子王"僧格林沁也瞧上了如霜。于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苏灿便和僧格林沁起了争执。其父广州将军带兵前来为儿子助阵,但当僧格林沁亮明身份,他直接是惊恐...
2、铁帽子王为官,公私分明 僧格林沁成为铁帽子王之后,权势炙手可热,但他公私分明。 僧格林沁对亲属虽然慈爱有加,但是他绝不纵容。对下属更是严格要求。他对士兵及其抚爱,每次出征前,僧王都要杀牛宰马宽待众将士毫不吝啬。他与士兵同吃同住。 有一回僧格林沁的儿子前往军营探望,他在中途时,沿路的守军知道他...
公元1865年5月的一天,成吉思汗的第26代孙,铁帽子王僧格林沁在战场身受重伤,躲在麦田里,没想到被16岁的捻军小将发现。虽不知道他的身份,但看到他身上穿着黄马褂,觉得他是个大人物,就一刀砍下他的脑袋去领赏了。一代贵族亲王,满清悍将,居然被名不见经传的捻军小兵杀死,那么僧格林沁是如何走到这一步...
当时的蒙古社会很多穷苦人家都愿意将小儿子送到喇嘛庙当小喇嘛,因为蒙古的喇嘛免税免役,而且喇嘛庙有自己的田产。甚至很多蒙古王公会捐钱财给喇嘛,所以喇嘛总体上比底层民众生活富裕。但僧格林沁比较幸运,他有一个远房族叔索特纳木多布斋,此人是一个蒙古郡王,他的福晋和硕庄敬公主是嘉庆皇帝的三女儿,公主只生...
僧格林沁是清朝的“铁帽子王”,但不在上述“十二大铁帽子王”之内。他是成吉思汗的第26代侄孙、道光皇帝的姐姐的养子,在打败太平天国北伐军中战功卓著,被誉为“有清三杰”,受封博多勒噶台亲王,获“世袭罔替”、“配享太庙”的破格待遇,称得上清朝极为特殊的一个“铁帽子王”。对清朝而方,僧格林沁是“...
僧格林沁(1811年7月24日-1865年6月12日),博尔济吉特氏,科尔沁左翼后旗(今属内蒙古)人,蒙古族,清朝晚期名将,官至御前大臣,授亲王爵。咸丰五年(1855年),因击溃太平天国北伐军主力,俘虏名将林凤祥、李开芳而名声大噪,被 清廷称为“国之柱石”。同治四年(1865年),僧格林沁奉命赴山东剿灭捻军,在山东曹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