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间市场的所谓“钱荒”只是一种结构性短缺。预计此次“钱荒”可能还要持续一段时间,但最迟不会超过7月中旬。🔍 事件影响 这次“钱荒”事件不仅对金融市场造成了显著影响,也引发了市场对货币政策和流动性的深入思考。它提醒我们,即使在货币供应充足的情况下,金融市场的流动性也可能因为结构性因素而出现短暂失衡。0...
如今看来,和公众的印象全然不同,这场震动市场的“钱荒”,事实上是货币当局和市场金融机构针对未来宏观政策走向的一场博弈,是一场围绕“去杠杆”的交锋,一端豪赌大水漫灌承托旧增长模式的故事重演;一端则不惜代价坚守稳健货币政策,刚柔并济警示市场“去杠杆”已是风向。
“钱荒”根源:资金空转加剧资源错配 多位专家认为,“钱荒”的直接诱因是货币政策和监管政策的不断收紧,而根源则在于流动性在金融体系空转,加剧了资源错配。 6月份“钱荒”之后,市场反思,2012年底中国M2/GDP已经高达187.6%,在货币化程度相当高的中国,为什么还会出现“钱荒”? 多位专家认为,“钱荒”的直接诱因是货币...
钱荒表现 Schedule 2013年6月6日 受银行间市场资金面紧张影响,上午招标的2013年第10期农发债未能招满,为2013年以来首只流标的利率债。2013年6月6——7日 千亿交割违约传闻袭来,光大、兴业双双紧急辟谣,银行间市场罕见的“黑天鹅”事件出现。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包括隔夜、7天期、14天期、1月和3...
2013年的钱荒实际从2季度就开始,6月20号达到顶峰,长期以来中国金融机构或从业者对利率并不敏感,除了央行的严格管制之外还跟市场不差钱有关,金融机构缺钱了不要紧,央行一个逆回购就可以大量释放流动性,不知道是谁说过这么一句话,在中国即便是条狗当银行行长也一样能赚钱。好景不长,这种意外和恐慌发生在6月19号,6...
所以,对于银行业“钱荒”,尤其是表面原因也有深层次原因。 2013年的6月底,银行业“钱荒”引发了社会的“恐慌”,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此次银行业“钱荒”,表面上是由于缺钱、资金供不应求所致,其实是另有深层次的原因。所以,笔者针对此次的“钱荒”,从“表、里”两方面,分析了银行业“钱荒”的原因。并从诸多方面...
不过问近十年最著名的钱荒,资深的老交易员估计脑海浮现的是2013年的那一次“620钱荒”,现在回想可能还会出一身冷汗。跟上面今年初的资金紧是完全两码事,年初的资金紧虽然价格是高,起码愿意支付成本还是可以从市场借到钱的,但是2013年那次市场上可是连钱都没有,并不是价格的问题,是压根没人出。 那今天就跟大家聊聊...
两轮钱荒比较分析 2013年钱荒可以说是银行过度发展非标业务所引发的流动性收紧,而此次钱荒则与银行委外业务过快扩张有关。2014年以来的货币宽松给金融市场注入了大量流动性,银行委外资金的入市带来了债券市场的3年牛市,资产荒的论调不绝于耳,直至2016年10月起债券市场才进入调整。尽管债券价格在去年12月至今年3月曾出...
中国式“钱荒”在2013年6月6日预演,6月20日达到高潮。起爆点是上海银行间债券市场拆放利率(Shibor)急剧攀升,即使延时交易都无法满足大量拆借资金需求。按照惯例,上海银行间债券市场上午9点开盘,下午16∶30收市。因资金紧张,临近收盘部分大行资金缺口未能平复时延时交易20分钟。这种情况在2012年1月17日和2月16日...
【泽平宏观】钱荒会否重来:15年与13年的比较 文:国泰君安宏观任泽平、张庆昌 导读: 2013年出现钱荒,造成短端利率飙升,资本市场波动。心有余悸!近期货币市场短端利率快速上涨,钱荒会否重来?预计,6月发生钱荒的概率较低。 摘要: 2013年6月银行间利率飙升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银行资金期限错配。面对金融脱媒和传统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