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则人之失者未必非得也,吾之无失者未必非大失也,而彼此相嗤,无有已时,曾观弈者之不若已。 (节选自清·钱大昕《潜研堂文集》,标题为编者所拟) 注释 予:我,作者钱大昕自称 弈:下围棋 数(shuo):屡次 嗤:嘲笑 辄:屡次 欲易置之:想取代他 逮(dai四声):比得上,及·,赶上 顷之:一会儿 颇:很 易之:...
以弈为喻,并不少见,如“世事如棋”、“常恨人生不如棋”等等,孟子也曾以弈为喻,指出“不专心致志不得也。”但是钱大昕的《弈喻》一文或许更能引起读者深入的思索。本文第一自然段生动间洁地叙述了一次观弈、对弈的经历。观弈时,予对客是“嗤其失算”、“欲易置之”、“以为不逮已”;对弈时都是数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