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使用钠金属负极,可以提供更高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因为金属钠具有较高的理论比容量(1166mAh/g)和较低的氧化还原电势(-2.714V),这使其成为具有发展前景的负极材料。目前,有关文献报道的钠金属电池能量密度大幅高于钠离子电池,可达200-300 Wh/kg。02 钠金属电池 钠金属电池也是二次电池中的一种,其基...
相对于铅酸电池,钠电池在能量密度和循环性能方面也占据明显优势。具体来看,钠电池的成本优势主要归功于正负极材料采用成本更低的铝箔,相比锂电池负极局限于铜箔,因此钠电池的材料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另外,由于钠电池内阻较高,其瞬时发热量较少,热失控温度更高,因此钠电池安全性更高。此外,在-20°C的环境下...
金属钠的高理论比容量(1165mAh·g-1)和低氧化还原电位(-2.714V相对于标准氢电极),使其成为钠金属电池(SMBs)中有吸引力的阳极。然而,电解质与阴极和阳极的兼容性差,导致电极-电解质界面不稳定。2研究成果近日,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Arumugam Manthiram介绍了利用盐作为稀释剂的概念,以大大减少LHCEs中所...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使用NaFSI-NaNO3-TMP电解质的对称电池仅显示出41mV的过电位,并显示出2500h的显著寿命,与许多先前报道的钠金属相关工作相比,显示出更好的稳定性。 更重要的是,在袋电池水平上使用NaFSI-NaNO3-TMP电解质的对称电池在250h后也提供了105mV的低过电位,电流密度...
钠电池作为锂电池的替代品,由于钠矿物的高度丰富、广泛分布和低成本,成为具有巨大潜力的下一代储能系统。金属钠的高理论比容量(1165mAh·g-1)和低氧化还原电位(-2.714V相对于标准氢电极),使其成为钠金属电池(SMBs)中有吸引力的阳极。然而,电解质与阴极和阳极的兼容性差,导致电极-电解质界面不稳定。
固态钠电池实现 创纪录金属循环率据科技日报,美国马里兰大学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固态钠电池架构,其性能优于目前的钠离子电池。通过使用钠金属作为负极以获得更高的能量密度,该电池实现了创纪录的室温下固态钠—金属循环率。而且,电池使用更稳定的陶瓷电解质,降低了易燃性风险。相关研究发表在新一期《能源与环境科学》...
本文通过在钠金属阳极表面覆盖碳纳米管(CNT)膜,重新审视了中间层策略,实现了钠金属电池在超高面积容量(50 mAh cm−2)下的稳定循环。原位拉曼图谱揭示了CNT中间层的快速离子存储特性,使得钠离子能够在界面处快速沉积而不受限于容量。在...
近日,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郭少华教授&周豪慎教授团队在Energy &EnvironmentalScience上发表了综述型论文:“Wide-range temperature sodium-metalbatteries: From fundamentals, obstacles to optimization”,从钠金属电池的运作原理出发,指出了钠金属电池在不同环境中面临的阻碍,并提出了多种针对性的优化策略,包括钠...
综上所述,本文基于焓变影响平衡的性质,设计了一种新电解液体系,实现了具有快速电化学动力学和优异循环稳定性的高压钠金属电池。通过调节钠离子的竞争配位,获得了具有显著阴离子配位的溶剂化结构,从而形成富含无机物的电极-电解液界面、高氧化稳定性和快速去溶剂化动力学。Na||NVPF 电池在 4.5 V 的高截止电压下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