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惦棐(1919—1987)男,四川江津(今重庆市江津区)人,文艺评论家、电影美学理论家。少年时就读江津中学初中,一年后因家贫失学。1937年3月参加中共领导的重庆救国会。同年11月赴延安,入抗日军政大学,次年转鲁迅艺术学校。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赴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从事革命文艺工作。1948年调中共中央华北局宣...
如今的新主人是一位年轻人,见家里突然进来一位气宇不凡的人物,后面还跟着几位,不禁局促起来,听钟惦棐问起天心凼旧事,更是一无所知。 陪同人员就近请来一位80多岁的老太太,她在天心凼住了60多年,见了钟惦棐就巅着小脚,奔上来握...
”1981年,黄健中第一次独立导演电影《如意》(根据刘心武同名小说改编),钟惦棐看完影片后,当面批评黄健中:“黄健中啊,你屁股上有一条很长很长的唯美主义的尾巴呀!”而被批评者则心悦诚服:“他批评的根本不局限在影片本身,而是指出我的创作思想、理念上的错误。...
彭克柔,江西人,大学历史系毕业,从事文物、博物馆工作。2022年出版文集《钟惦棐谈话录》,2023年出版影视评论集《银海求索录》,2024年出版电影剧作集《奇双铐》。 从今年第35期《中国电影报》上,读到毛羽同志在长春“中国电影新力量论坛”的致辞:“进入暑假档以来,尽管有百部左右的影片进入市场,但市场的表现给我们敲...
钟惦棐 钟惦棐(1919~1987)四川江津人。1938年初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入鲁迅艺术学院美术系学习和工作。1939年随华北联合大学赴晋察冀边区抗日前线,在阜平城南庄一带开始教学活动,任华北联大文艺学院教师。发表《对创作连环画的几点意见》等文章。1942年调晋察冀军区抗敌剧社工作。
钟惦棐先生,我国电影美学的奠基人,自1949年以来一直是我国电影评论界的一面旗帜,被誉为几代电影导演的引路人。他的学术成就和人格魅力,通过《钟惦棐谈话录》得以生动展现。这本书记录了钟惦棐先生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与一个尚不知名的青年作者的交往与友谊。在那个充满转折与思考的时代,钟惦棐先生的深刻见解和对诸多社会...
钟惦棐【读音】:zhōng diàn fěi 钟惦棐,1919年10月3日生于四川江津,著名电影评论家。曾任中国电影协会书记处书记,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 1950年开始撰写电影评论,此后发表《〈无罪的人〉为什么不是消极影片》、《评〈祝福〉》等多篇文章,形成了观点鲜明、剖析深刻、文笔洒脱的风格。1956年发表《电影的锣鼓》,引起...
[中国电影报道]中国电影基金会成立钟惦棐电影评论发展专项基金 选集 更多 《中国电影报道》 20250208 《中国电影报道》 20250207 《中国电影报道》 20250206 《中国电影报道》 20250205 《中国电影报道》 20250204 《中国电影报道》 20250203 《中国电影报道》 20250202 ...
钟惦棐,生于1919年10月,于15岁那年结束了学业,只接受过一年的中学教育。1937年,他毅然前往革命圣地延安。同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在抗日军政大学完成了学业,随后进入了鲁迅艺术学院。在那里,他开始了他的教育生涯,担任美术理论教师。1939年起,他在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和华北军区抗敌剧社美术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