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钛矿电池的结构主要由以下几个关键部分组成:透明导电基底、电子传输层、钙钛矿吸光层、空穴传输层和金属电极。这些组成部分共同协作,使得钙钛矿电池能够有效地吸收太阳光并将其转化为电能。 透明导电基底:这是钙钛矿电池的基础,通常采用掺氟的氧化锡(FTO)或掺铟的氧化锡(ITO)等材料制成,具有高透光性和良好的导电性。
大面积效率不及预期:随着器件面积的增大,钙钛矿电池效率下降幅度显著增 加。虽然在 0.1𝑐𝑚2的实验室规模电池中钙钛矿电池实现了 25.7%的记录效率, 但对于面积约为 20000𝑐𝑚2的组件,最高效率记录由协鑫光电在 2024 年 3 月实 现,仅为 19.04%,钙钛矿电池实现 22%以上的量产效率仍需要一定的时间。
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即perovskite solar cells,是利用钙钛矿型的有机金属卤化物半导体作为吸光材料的太阳能电池,属于第三代太阳能电池。 钙钛矿电池结构简单,以反型平面钙钛矿电池为例,自下往上依次为:玻璃、透明电极(FTO或ITO)、电子传输层、钙钛矿层、空穴传输层、金属电极。 目前,钙钛...
传统晶硅太阳能制作过程非常复杂,一些工序加工温度能耗非常高。但钙钛矿电池不同,只要简单的五六个工序,加工温度不超过150摄氏度。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教授 谭海仁:成本可以做到晶硅光伏的一半,甚至更低,将来大规模生产可达到0.4元至0.5元每瓦。钙钛矿成本的占比不到组件的3%。钙钛矿还有一个非常大...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单结电池中实现超过26%的功率转换效率(PCE),在钙钛矿-硅叠层电池中PCE超过34%,且正处于从实验室到工厂扩大的关键时刻。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镍(NiOx)、氧化锡(SnOx)和氧化钛(TiOx),用作PSC中的电荷传输层(CTLs)被广泛研究。然而,CTLs和钙钛矿吸收剂之间的界面化学反...
日前,华南理工大学严克友教授团队,针对钙钛矿电池光热稳定性差的行业难题,利用绿色配体演变策略,调控全无机窄带隙钙钛矿薄膜的成核结晶,成功制备了全球首个2端全无机钙钛矿叠层电池,85 ℃光热稳定性老化测试表现良好。华南理工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该校科研人员段程皓、严克友为主要作者,相关成果以“Durable all ...
钙钛矿电池是利用钙钛矿型的有机金属卤化物半导体作为吸光材料的太阳能电池,属于第三代太阳能电池,也称作新概念太阳能电池。 当前,钙钛矿电池主要有单结钙钛矿电池和叠层钙钛矿电池。如果一个钙钛矿电池只有钙钛矿本身的“三明治”结构,那么就是单结...
太阳能电池自其应用之初,经历了单晶硅电池、薄膜电池,再到钙钛矿电池,已经历经三代的演变与进步。在这个市场中,单晶硅太阳能电池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而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则是目前最有希望取代单晶硅材料的新兴产品。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是一种极为高效的“阳光收集器”,它具备优异的光吸收性能和光电转化效率,因此能够...
2016年,国内迎来钙钛矿电池创业元年。到2022年下半年,钙钛矿电池已经成为大热赛道,但在经历奥联电子“履历门”事件后热度降温。资本大量涌入下,行业亟需理性态度。在技术上,钙钛矿电池存在多条各有优劣的技术路线,面临寿命、稳定性、大面积应用时的效率损失等痛点,很多原始创新仍然出自国外。近期,钙钛矿领域多位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