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逢源 1# 针灸著作,六卷。清·李学川撰。刊于1817年。 卷-二“灵枢经文”、“素问经文”。系节录《内经》中有关针灸原文并加注释;卷三“群书汇粹”辑自历代医书中有关针灸的论述与歌赋;卷四“经穴考证”;卷五为各病症针灸取穴;卷六为各科病候及药物处方。 全书旨在摘要汇集历代针灸文献,而作者本人并无...
一针灸大成刻本其辞繁杂法有舛误学人难为考据兹集首录灵素兼采诸家较正铜人经穴参详论证治法编次为六卷较诸针灸大成略同而异。 一小儿体脆神怯肠胃柔弱针灸未可遽试汤液或不能投故赘推拿一法以资所不逮。 一兹集针灸证治悉本前书录就简要参合指归以期临症无误病情无乖古法集中节目章句不尽详书名姓氏者省文也...
《针灸逢源》是由清代针灸名医李学川所著,但是清初至民国时期,针灸医学逐渐由兴盛走向衰退。李学川因而感慨当时轻视针灸的社会风气,认为“今医独视方药,视针灸为小技而忽诸”。所以意欲通方药、针灸两家之界限,提出针灸与方药可以左右逢源,才能使得医者在临证时能够...
(气针者必察日之□□温。 月之空满二十□□。 □□□水漏刻及四时正气八节之风义如下。 □气定□□所宜也)是故。 天温日明。 (阳盛阴衰。 )则人血淖液。 而卫气污。 故血易泻气易行。 (血□液则易写。 气□□易行)天寒日阴(阳衰阴胜...
《针灸逢源》前言·卷三清朝 针灸逢源 李学川 著 大 中 小 群书汇粹 标本阴阳 (素问)子午之岁。上见少阴。丑未之岁。上见太阴。寅申之岁。上见少阳。卯酉之岁。上见阳明。 辰戌之岁。上见太阳。巳亥之岁。上见厥阴。(此即三阴三阳之应地支也。是为六气上者言司天。如子午之岁上见少阴司天是也...
于是,李学川于清代嘉庆二十年(公元1815年)综合《灵枢》、《素问》、《针灸甲乙经》经穴的异同,参考伤寒杂病方书,著成《针灸逢源》一书。简介:《针灸逢源》全书共六卷,卷一和卷二分别摘引《内经》原文及名家注疏达百余篇,阐述针灸要旨,奠定针灸医学的理论基础;卷三汇集历代针灸专著及诸家针灸...
百度文库 其他 《针灸逢源》的作者是 ( )。《针灸逢源》的作者是 ( )。 A. 李学川 B. 王叔和 C. 孙思邈 D. 皇甫谧 E. 高武 答案: A©2022 Baidu |由 百度智能云 提供计算服务 | 使用百度前必读 | 文库协议 | 网站地图 | 百度营销
内容提示: <篇名>针灸逢源 书名 针灸逢源 作者 李学川 朝代 清·嘉庆二十年 年份 公元 1815 年 <目录> <篇名>序 属性 岁乙亥春三月余掩关养 邓尉山人李君三源过访出其所篡针灸逢源一书相质正余曰聋者 与别宫征瞽者不可与辨黑白余虽尝涉猎岐黄书于方剂略识一二而于针灸则懵然无所知安敢强 作解人...
李学川,字三源,号邓尉山人,江苏吴县人,生卒年代不详,是清代针灸名医。 【著作与成就】 李学川擅长用针灸。但是清初至民国时期,针灸医学逐渐由兴盛逐渐走向衰退。李学川因而感慨当时轻视针灸的社会风气,认为“今医独视方药,视针灸为小技而忽诸”。所以意欲通方药、针灸两家之界限,提出针灸与方药可以左右逢源,才能...
针灸逢源,中医:针灸逢源的功效与作用,针灸逢源介绍及知识点,中医大辞典。针灸著作。6卷。清·李学川撰。刊于1817年。卷1~2为“灵枢经文”、“素问经文”,系节录《内经》中有关针灸原文并加注释;卷3“群书汇粹“辑自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