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韵梅要回国的消息不胫而走,美国多家医院和医疗科研单位纷纷前来邀请挽留,并开出相当丰厚的待遇条件,都无法阻挡金韵梅回国的决心。 1888年,金韵梅回国后,在厦门、广州、上海、成都等地开设私人诊所。 不过,当时国内药品相当紧缺,有医无药对一名有事业心的医生来说是最大的苦恼,后来,金韵梅在回忆成都这段日子时只用...
金韵梅作为一位女性医疗传教士,在教徒中具有特殊地位,她决定将第一次公开演讲选在橙县长老会教堂举行。1896年10月18日晚,金韵梅勇敢登上讲台,从文化角度细数中美差异,如实呈现旅美华人现况,为备受压迫的同胞发出呼号,也由此拉开了她就华人权益问题与美国主流社会公开对话的序幕。与此同时,金韵梅开始在报刊上发表关于海...
金韵梅,这个名字在2018年10月17日被《纽约时报》以讣告的形式再次提及,她的故事穿越了时间的河流,依然闪耀着光芒。出生于1864年浙江宁波的她,2岁半就成为了孤儿,幸运的是,她被父亲的好友、美国人麦嘉夫妇收养。16岁时,金韵梅跟随麦嘉夫妇前往美国求学,她立志成为一名医生,希望用自己的医术减轻更多人的痛苦。在纽约女...
金韵梅于1864年出生在浙江宁波的一个基督教牧师家庭。她的童年并不平坦,1866年,因瘟疫丧失双亲,她和哥哥被美国传教士麦嘉谛夫妇收养,度过了艰难的岁月。在养父的影响下,金韵梅接触到了丰富的西方科学知识,这为她未来追求医学梦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872年,金韵梅随养父赴日本,目睹了明治维新后日本的崭新面貌,...
金韵梅是一位拥有多项近代中国“第一”头衔的非凡女性:对于中国来说,她不仅是历史上第一位女留学生、第一位女大学毕业生、第一位女西医、第一位医院女院长,还是第一所公立护士学校创办人、中国护理教育业的开拓者;对于美国来说,她是第一个将大豆和豆制品介绍到美国主流社会的中国人。百年后,曾经对大豆一无...
根据加利福尼亚州大豆信息中心(SoyInfo Center)2016年发表的一份注释版金韵梅生平文献目录,金韵梅于1864年出生于中国东部城市宁波一个中国牧师家庭。金韵梅两岁时,她的父母在疫病流行期间死于霍乱,她被美国传教士夫妇麦嘉缔(Divie Bethune)和胡安娜·玛蒂尔达奈特(Juana McCartee)收养。她在中国和日本长大,她的养父...
穿中式服装的金韵梅 16岁那年,因麦嘉谛年迈退休,金韵梅随夫妇二人前往美国,接受更好的教育。麦嘉谛希望她能选择经济或教育类专业,因为在他看来,当时的中国缺少这两类人才,学成回国后一定可以得到重用。但金韵梅拒绝了,执意选择学医。她说,自己的父母年纪轻轻死于瘟疫,希望将来自己可以成为一名医生,改善国内落后...
成绩优异的金韵梅,顺利考进纽约女子医学院学习,成为了该校唯一的华人学生,她也是中国历史上的首位女留学生。 然而,金韵梅的留学生涯并没有想象中的顺利。 2 当时美国社会很排斥华人,还颁布了《排华法案》。 黄皮肤的金韵梅时常遭遇歧视和不公。 她无端被白人怒骂、同学也孤立她,然而,好强的金韵梅并不放心上,她在...
金韵梅(1864-1934),又名金雅妹,浙江宁波人。她的父亲金定元(译音)是宁波耶稣教长老会的牧师,与1844年(道光二十四年)来华的美国北长老会传教医师麦加梯博士交情甚笃。 金的童年很不幸,三岁时,父母因传染病去世,从此她失去双亲成为孤儿。麦加梯博士和夫人见金韵梅孤苦无依,便收她为养女。麦氏在宁波等地传教施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