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四川的曲艺类非遗代表性项目,很多人首先就会想到川剧。实际上,四川还有一项有着两百余年历史的曲种,这就是金钱板。金钱板于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是一项承载着巴蜀文化深厚底蕴的艺术形式。为了培养更多金钱板传承人才,扩大这项艺术形式的影响力,3月22日,由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的“打响金钱板·
金钱板又名三块板,以楠竹(或往竹)制成,板长九寸,宽一寸,略厚,其中两块还嵌有铜钱或其他金属片。表演时竹板互击,能发出金属声音。演唱人左手执二板下端,右手执另一板下端,二板上端张合击节,一板在二板上端配合节奏加花,即可打出各种不同的节奏和音响。金钱板在流传...
金钱板,是宣恩土家族地区传统说唱艺术,是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由快板、莲花闹演变而成,在演唱时敲击一种叫“金钱板”的道具作伴奏乐器而得名。 作为道具的金钱板,一般长约30厘米,宽约4厘米,用竹板制成,因竹板的一头凿有小孔并嵌入铜钱,因而称之为金钱板。就创作手法而言很接近于山歌的风格和特点,多为...
非遗项目--金钱板表演
清晨,城厢古城家珍公园内,一位老人手持三块竹板,清脆的节奏声如珠落玉盘。他练习的这段金钱板说唱《双枪老太婆》,字正腔圆、铿锵有力,赢得围观群众的热烈掌声。他就是区级非遗金钱板和道琴的代表性传承人严治安。 严治安在小区里练习金钱...
吴乾超 封面新闻记者 刘彦君 “好!好!再来一个!”5月1日下午,四川广安市邻水县曲艺馆内掌声、喝彩声不断,一场以“寻迹邻水·薪火相传”为主题的非遗文化展演活动火热上演。川剧变脸、金钱板等传统绝活轮番登场,吸引众多市民驻足观看,近距离感受邻水非遗的独特魅力。当天下午15时许,活动在川剧绝活《变脸》中拉...
仪式上,曲艺爱好者彭惠正式拜金钱板非遗传承人章籍为师,学习金钱板技艺。现场来自南充曲艺齐聚一堂,共话曲艺事业发展。 据了解:川北派金钱板的表演通常由一人或多人完成,表演者手持三块竹板(称为"金钱板"),通过敲击竹板打出节奏,配合说唱来讲述故事。这种艺术形式以四川方言表演,语言生动幽默,富有地方特色。表演内容多...
近日,“非遗之花 基层绽放”——2024年荣昌区文化馆培训进基层活动走进吴家镇,邀请市级非遗金钱板代表性传承人蒋泽光为该镇金钱板爱好者授课,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左手持两块竹板,右手持一块竹板,双手上下翻飞,便能传出清脆悦耳的竹板声……”培训中,蒋泽光详细介绍了金钱板的历史文化、传承渊源、表演技艺等,并...
金钱板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起源于清代,历经数百年的演变,其演出道具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最初,艺人使用由两块金属板构成的“玉子板”,后来逐渐演变为“连花板”和“刮子板”,形状和功能各不相同,为金钱板带来了丰富的艺术表现力。此外,还有形似短剑的“金剑板”、形似朝笏的“金签板”以及代表天地人三才的...
金钱板以三块楠竹板作唯一的演唱道具,因三块竹板中有两块嵌有古铜钱而得名,又名“三才板”(取天、地、人三才之意),俗称“夹夹”。金钱板是用楠竹或斑竹头做的,最好选用有三至四个竹节,黄、干而无破裂的楠竹头。三块称为一副。三块板的长、宽、厚相同。长约八至九寸,宽约一寸,厚约四至五分。从板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