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针虫的成虫和幼虫:金针虫的成虫是叩头虫,体长8-9毫米或14-18毫米,依种类而异。体黑或黑褐色,头部生有1对触角,胸部着生3对细长的足,前胸腹板具1个突起, 可纳入中胸腹板的沟穴中。头部能上下活动似叩头状,故俗称“叩头虫”。幼虫体细长,25-30毫米,金黄或茶褐色,并有光泽,故名“金针虫”。
金针虫,又被称为铁丝虫、铁条虫或节节虫,属于鞘翅目叩甲科,是危害我国各类农作物苗期的关键地下害虫。它们主要攻击农作物和林草的幼苗及根部,构成了地下害虫的重要类别。金针虫主要包括沟金针虫和细胸金针虫等种类。玉米金针虫玉米金针虫,作为金针虫的一种,同样对玉米等农作物构成严重威胁。它们主要寄生于玉米的根部...
金针虫 [ jīn zhēn chóng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jīn zhēn chóng ] 叩头虫的幼虫。黄褐色﹐生活在土壤里﹐吃作物的根茎﹐是农业害虫。 内容来自网友贡献并经过权威书籍校验,百度提供平台技术服务。 贡献释义 大家还在搜 金针虫最怕三个东西 金针虫可以吃吗 斑衣蜡蝉 金针虫的克星 家里发现...
1. **植物性农药**:利用油桐叶、蓖麻叶等植物的水浸液,或乌药、芜花、苦皮藤等植物的茎、根粉末,这些物质具有杀虫活性,能有效防治金针虫。其优点是对环境友好,对作物安全。2. **昆虫病原微生物**:白僵菌和绿僵菌等真菌对金针虫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这些病原微生物具有寄主广泛、毒性高、致死速度快、使用安...
金针虫 金针虫又名叩头虫,糼虫俗称夹板虫,黄蚰蜒。种类很多,为害高粱萌发的种子和糼苗的主要有细胸金针虫和沟金针虫。 (1)形态和持征 细胸金针虫,成虫体细长,约2.3厘米,暗褐色,稍有光泽。糼虫体细长,圆筒形,淡黄色,有光泽。沟金针虫,成虫体扁平,长约2~3厘米,深栗色,头扁平,糼虫体略...
②土壤湿度 金针虫喜湿润环境,在干旱土壤里为害很轻。细胸锥尾金针虫不耐土壤干燥环境,其适宜的土壤含水量为20-25%。③ 耕作栽培制度 精耕细作地区一般发生较轻。麦收后及时伏耕,可加重机械损伤,破坏蛹室及蛰后成虫的土室,并可将部分成虫、幼虫、蛹翻至地表,使其遭受不良气候影响和天敌 的杀害,增加死亡率...
针对金针虫的这些特性,我们可以选择适宜的农药进行防治。目前,市场上有多种农药对金针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辛硫磷、甲基异柳磷、乐斯本等农药是较为常用的选择。这些农药在施用后,能够迅速作用于金针虫,达到杀灭的效果。在农药的施用方式上,我们可以根据金针虫的生活习性和活动特点来选择合适的方法。例如,在...
二、金针虫的生长周期 金针虫的成长历程大致需要2~3年,它们在土壤中度过幼虫和成虫阶段,且这两个阶段并不总是同步进行。由于世代不规律,这使得金针虫的危害更加难以预测。在春季,金针虫对麦苗的危害尤为严重,而在秋季,其危害则相对较轻。细胸金针虫与狗金金针虫不同,细胸金针虫通常每两年完成一个世代,其幼虫、...
金针虫主要以植物的地下部分为食,对农作物和植被造成严重影响,因此被视为一种极为关键的地下害虫。接下来,我们将深入了解其形态特征。金针虫,作为鞘翅目叩头甲科的幼虫统称,其成虫被俗称为叩头虫。这一害虫主要包括沟金针虫和细胸金针虫等种类。沟金针虫的末龄幼虫,体长约为20至30毫米,体型扁平且呈黄金色,...
金针虫幼虫随温度变化在土壤中上移或下沉,土表温度7℃以上开始上移,活动温度不超20℃,9~16℃最活跃; 土壤水分越大金针虫越上移,因此低洼易涝地和灌溉条件好的地块金针虫常发、易发,危害相对较重; 华北地区越冬的幼虫3月中旬开始上移,4月中下旬进入第一次危害盛期;成虫3月底出土,活动时期为3~5月,将卵产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