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同治金錾花双喜圆寿字茶碗是清同治时期的茶碗。金碗捶揲成型。碗腹錾刻几何纹地上间饰“囍”和团“寿”字。口沿及足錾刻回纹各一周,器腹下部近足处为仰莲纹一周。器底錾刻“同治十一年二两平重七两四钱一分”铭文。清同治十一年为1872年。此碗是同治皇帝大婚用品。清代金器往往在器底錾刻年款、重量,...
同治款金錾花双喜圆寿字茶碗为圆形八成金质 外壁间隔刻“团寿”及“囍”字各四字 此茶碗器壁厚重,用金量大 工艺精致,錾刻纹饰与字体规整 彰显宫廷奢华,乃故宫所藏珍宝 此类金碗常成组出现 依《大清会典》中样式要求所特制 用于皇帝大婚中,非皇帝日常所用 ...
金錾花双喜圆寿字茶碗,清同治,口径9.6厘米,底径5.2厘米,高5.6厘米。 金碗捶揲成型。碗腹錾刻几何纹地上间饰“囍”和团“寿”字。口沿及足錾刻回纹各一周,器腹下部近足处为仰莲纹一周。器底錾刻“同治十一年二两平重七两四钱一分”铭文。清同治十一年为1872年。此碗是同治皇帝大婚用品。清代金器往往在器...
朕的潮代|金錾花双喜圆寿字茶碗 朕的潮代|金錾花双喜圆寿字茶碗 据考,捶揲属金属工艺的加工方法之一,即在金属板的背面按照设计要求 凿出阴线或局部凹陷的花纹,使得其表面呈现出凸起的阳线花纹或局部隆起的图案效果 而与捶揲几近的一种金属工艺则为“錾刻”,即用工具剔除地纹,使纹饰轮廓凸起 这种錾金...
御膳美器—金錾花双喜圆寿字茶碗 茶碗,就是喝茶的碗。这是茶具中使用最频繁的一种。 这个茶碗制作工艺精致,錾刻的纹饰与字体规整、优美,是清代晚期宫廷金质藏品中的珍宝。这类的金制品在清朝宫廷里不是皇帝日常所用。它是按照《大清会典》要求的式样制作,按照规定只能在皇帝大婚、万寿(皇帝的生日)等典礼中使用。
茶碗为八成金质。圆形,口微外撇。内壁光素,外壁口沿上錾刻回纹一周,腹部饰錾花锦地,上有团寿及囍字各四个,近足处饰莲花纹一周。圆形底足,足部饰回纹一周。寿有300多种图形,变化极为丰富。团寿亦是“圆寿”(无疾而终)这是一种很好的寓意。这种表示手法在汉代的时期就已经运用的十分广泛,到了明清时期...
金錾花双喜圆寿字茶碗,清同治,口径9.6cm,底径5.2cm,高5.6cm。5 本词条 正文无目录, 欢迎各位 编辑词条,额外获取5个金币。 [1] 金碗捶揲成型。碗腹錾刻几何纹地上间饰"囍"和团"寿"字。口沿及足錾刻回纹各一周,器腹下部近足处为仰莲纹一周。器底錾刻"同治十一年二两平重七两四钱一分"铭文。清...
【清同治金錾花双喜圆寿字茶碗欣赏】清同治,口径9.6cm,底径5.2cm,高5.6cm。 金碗捶揲成型。碗腹錾刻几何纹地上间饰“囍”和团“寿”字。口沿及足錾刻回纹各一周,器腹下部近足处为仰莲纹一周。器底錾刻“同治十一...
金錾花双喜圆寿字茶碗,清同治,口径9.6cm,底径5.2cm,高5.6cm。金碗捶揲成型。碗腹錾刻几何纹地上间饰“囍”和团“寿”字。口沿及足錾刻回纹各一周,器腹下部近足处为仰莲纹一周。器底錾刻“同治十一年二两平重七两四钱一分”铭文。清同治十一年为1872年。此碗是同治皇帝大婚用品。清代金器往往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