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施蛰存先生所著的这本《金石丛话》开本虽然小,但是其中的内容却是一点也不少。施先生从“金石”最初的基本概念开始讲起,带着读者们说碑、说帖、谈拓本,从先秦时期的金文讲到汉代的石刻,又从造像聊到墓志塔铭。如果在一些名胜古迹处游览时曾留过心,会发现早期的石碑,碑额与碑面是一整块连接在一起的石板。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是金石学的开创者,他通过编辑整理周代至隋唐的金石器物、铭文碑刻撰写而成的《集古录跋尾》(简称《集石录》),是今存最早的金石学著作。在阅读施蛰存先生的《金石丛话》前,我对金石了解不多。除了略知一些碑文之外,就是李清照南下逃难时携带的十五车金石古籍。可惜的是,尽管李清照千方百...
这场跨越三百年的对话,既彰显了传统文化薪火相传的韧性,又展现了当代学者“汲古润今”的文化自信。雅集活动现场的珍贵金石拓本将在海派艺术馆展持续展示至5月18日,让观众透过这些承载千年文明印记的拓本珍品,感受中国古代金石艺术的不朽魅力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 海派艺术馆期待以此搭建传统学术与当代公众对话的桥...
施蛰存先生为一般普及撰写的《金石丛话》,又以论说精到的学术含量、言简意赅的恰好篇幅,加上浅显生动的白话叙述,将那些繁复难懂的名词概念、必须知道的基本常识和关键所在的要领重点,以及从先秦一直到唐朝历代金石碑刻主要概况等,都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故虽笺笺小册而一印再印,几成今日初问金石碑版之学的入...
金石可镂的忍耐 宁静致逺的等待 专栏作者 金石·致逺 金石可鏤的忍耐,寧靜致遠的等待 关注 知乎影响力 获得222 次赞同 · 257 次喜欢 · 525 次收藏 已更内容 · 30 置顶为什么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投资」站着把钱赚了? 一直想写的就是这篇文章了,欢迎来到「投资新世界」 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
我们中国有句成语:“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一般的解释是,诚心所致,能够感天动地,使金石都能为之开裂。一般都是用作比喻只要诚心诚意去做,什么问题都能解决。这句成语还有一个典故,是关于西汉时期的著名将领李广的。这个李广擅长骑马射箭,作战非常勇敢,所以被称为“飞将军”。说有一次去...
《金石丛话》读后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是书以时代为经,以品类为纬,虽为概论,亦颇精核。其论金石、考古、碑、帖、搨、拓、墓铭并序、摩崖、造像记之类,循名责实,与夫《词学名词释义》同一理路也。至于弆藏研习,实多甘苦之言,而述文物之存毁,亦自肺腑中发,庶有补于著录云。某近好金石学,然未尝...
4 月 18 日,“襟吴带泠——中日篆刻和印钮雕刻学术交流展”于西泠印社美术馆启幕。此展览由西泠印社美术馆、九三学社杭州书画院、杭州金石全形拓非遗保护发展中心、福建省文学艺术对外交流中心、全日本华人文联联合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中国美术学院社会美育学院提供学术支持。“襟吴带泠”第一季展览于去年...
铜器不仅被用于战争、生产、祭祀、邦交等场合,其恒定、重而不奢的特质,也天然地承载了传承文明道统的使命——古人就将最值得铭记的文字“刻于金石,以垂后世”。 古罗马将代表其文明高度的法治思想——“国家的精神目的是维护正义,物质目的是保护私...
这种划分可能在“珠中江”板块意义不明显,在“广佛肇”板块的话,广佛一体化的趋势很明显,但肇庆的融入在产业和城市两方面都很初级。意义最大的其实就是在“深莞惠”板块,因为无论是在城市群的紧密联系和居民的热络交往方面,还是在产业的一体化方面,三个城市共享一个都会区网络是一件显而易见的事情。尤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