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疮痉是中医术语,即「破伤风」,指因皮肤破伤处受邪(破伤风杆菌)而致抽风的一种病症。病因血虚不能养筋,病邪由伤口内侵,使风气内动所致。 高发群体 无特殊人群 传染 无传染性 症状 表现为面唇青紫,苦笑面容,肌肉阵发性痉挛,角弓反张,牙关紧闭,呼吸困难,痰鸣,脉弦数或弦紧等。 检查 根据临床表现...
金疮中风痉,病名。因金疮而并发痉证者。《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六:“又名金疮痉。夫金疮痉者,此由血脉虚竭,饮食未复,未满月日,荣卫伤穿,风气得之,五脏受寒则痉。其状口急背直,摇头马鸣,腰为反折,须臾大发,气息如绝,汗出如雨,不及时救者皆死。”即破伤风,详该条。 导航...
破伤风一病见于《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又名伤痉、金疮痉、金疮中风等,多因外伤金疮而中风邪所致。临床表现为在伤愈或未愈时,见发寒发热,面肌痉挛,呈苦笑面容,牙关紧闭,舌强口噤,继则角弓反张;后期说话、吞咽、呼吸均感困难,甚则窒息以致死亡。古代文献中记载,有以雀屎、鸡屎白、蒜、大豆、杏仁等制成药酒治疗...
治金疮中风痉,筋骨疼痛,续断散方: 续断…蛇衔草…地榆…剉,当归…剉,微炒,赤芍药…细辛…干姜…炮裂,剉,肉苁蓉…酒浸一宿,刮去皱皮,炙令干,桂心…川椒…去目… 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 查看更多 《奇效良方》 虎骨散 治金疮中风痉,肢节筋脉拘急。 虎胫骨(酥炙),当归(微炒),败龟板(酥炙),桃...
金疮痉,中医:金疮痉的功效与作用,金疮痉介绍及知识点,中医大辞典。病名。见《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六。即破伤风。详该条。
单词金疮痉 释义金疮痉 病名。见《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六。即破伤风。详该条。 随便看 神火丹 神灯照法 神灸经纶 神照集 神犀丹 神珠 神珠丹 神珠将反 神珠自胀证 神白散 神祐丸 神祟疼痛 神秘七星散 神秘汤 神秘陷脉散 神聪 神脏 神膏
治金疮中风痉。口噤不语。 赤箭(一两)桂心防风(去芦)巴豆(去皮心研纸裹压去油各三分)吴茱萸(半两汤浸七过)干姜(一分醋三升。熬成膏。可丸 蛇衔草散 (出圣惠方) 治金疮中风痉。内伤疼痛。 蛇衔草甘草(炙微赤锉)芎白芷当归(锉微炒)川乌头(炮裂去皮脐以上各三分)钱。
中风之候,其疮卒无汁,中水之候,则出青黄汁,而又疼痛发作,肌肉肿硬,将为痉状,可急治之。凡痉状口急背直,摇头马鸣,腰为反折,须臾又发,气息如绝,汗出如雨,治不可缓,缓则不救。 治金疮,辟风水,续筋骨,止血痛。八仙散方 锻石(风化者十两) 地菘苗(新者切研半两) 细辛(去苗叶) 旋覆根(切研) ...
外伤所致者,称金创痉;产后发生者,称产后痉;新生儿断脐所致者,称脐风摄口。 本病西医亦叫破伤风。 3 金疮痉的病因病机 金疮痉因风邪侵入皮肤破伤或疮口受邪而致抽风[3][4]。为风毒自创口袭于经络,引动内风所致[4]。现代医学已证实本病为破伤风杆菌从伤口侵入人体,在缺氧环境下迅速繁殖产生细菌毒素而引起...
金疮中风痉(方七道) 中水入也。并欲作痉,急治之。伤经络亦死。 赤箭丸 治金疮中风,痉,口噤不语。 赤箭朱砂(各一两,细研,水飞) 干蝎(生用) 吴茱萸(汤洗,焙炒) 白附子(炮,各半两) 桂心 防风(去芦) 巴豆(去心、油) 天南星(炮) 附子(炮,去皮、脐,各七钱半) 干姜(炮,二钱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