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证二条 方六首) 师曰:疟脉自弦,弦数者多热,弦迟者多寒。弦小紧者下之差,弦迟者可温之,弦紧者可发汗、针灸也,浮大者可吐之,弦数者风发也,以饮食消息止之。 病疟,以月一日发,当以十五日愈,设不差,当月尽解。如其不差,当云何?师曰:此结为症瘕,名曰疟母,...
《金匮要略》之疟病脉证并治第四 (证二条方六首)此篇专门从脉证入手,专论温疟、瘅疟及牡疟三种类型的疟病。【原文】师曰:疟脉自弦,弦数者多热,弦迟者多寒。弦小紧者下之差,弦迟者可温之,弦紧者可发汗、针灸也,浮大者可吐之,弦数者风发也,以饮食消息止之。【译文】老师说:“疟病的脉象...
金匮要略(62)疟病脉证并治第四之辨脉治疟 疟病脉证并治第四 第一节、辨脉治疟 【原文】师曰:疟脉自弦,弦数者多热,弦迟者多寒。弦小紧者下之差;弦迟者可温之;弦紧者可发汗针灸也;浮大者可吐之;弦数者...
6、“弦迟者可温之”:寒疟脉迟可用温法治疗,哪个温热药具有治疟的作用呢?典型的温热药就是附子干姜,根据张仲景的意思,就应该是干姜,干姜温之能治疟疾。有什么依据呢,鳖甲煎丸和柴胡桂姜汤,这两个方子治疗疟疾,全都用了干姜。7、“弦紧者可发汗针负也”启示:疟疾脉紧, 可用麻黄类药 ,到底麻黄能不能治...
疟病脉证并治第四 师曰:疟脉自弦。弦数者多热,弦迟者多寒,弦小紧者下之差,弦迟者可温之,弦紧者可发汗、针灸也,浮大者可吐之,弦数者风发也,以饮食消息止之。 疟者少阳之邪,弦者少阳之脉,有是邪,则有是脉也。然疟之舍,固在半表半里之间,而疟之气,则有偏多偏少之异。故其病有热多者,有寒...
2.“病疟,以月一日发,当以十五日愈;设不差,当月尽解;如其不差,当云何? 师曰:此结为症瘕①,名曰疟母②,急治之,宜鳖甲煎圆。”【注释】①症瘕:指胁下的痞块。②疟母:疟久不愈,痞块结在胁下。③乌扇:即…
金匮要略方解与释义(8) 疟病脉证并治第四 王东海 【原文】师曰:疟脉自弦,弦数者多热,弦迟者多寒。弦小紧者下之差,弦迟者可温之,弦紧者可发汗、针灸也,弦浮大者可吐之,弦数者风发也,以饮食消息止之。 【注释】原按: 弦小紧之小字,当是沉字,则有可下之理;弦紧者,当是弦浮紧,则有可发汗之...
一、牡蛎汤:治牝疟 牡蛎汤方:牡蛎四两 、麻黄四两,去节、 甘草二两 、蜀漆三两, 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蜀漆、麻黄,去上沫,得六升,内诸药,煮取二升,温服一升, 若吐则勿更服。 二、柴胡去半夏加栝蒌汤:治疟病以发渴者,亦治劳疟。 柴胡去半夏加栝蒌汤方 ...
②瘅(dán单)疟:热也。瘅疟是一种阳热炽盛,耗伤阴液,表现为但热不寒的疟病。③分肉:即肌肉。④销铄:指阳热之邪消灼耗损人体的肌肉。 【白话解】老师说:素体阴亏阳盛的人,患疟病后则津液愈亏而邪热独盛,病人表现为高热、气短、手足心热、心中烦闷不舒而时时想吐,这种疟病称为瘅疟。如果病人只有发热而...
把这二十三味药做成未,再取灶里面的土来配合,制成鳖甲煎丸。倪海厦老师说他都从来没有用过这个处方,基本上用不到这个处方。 当我们发现疟母,疟病,按照症状来治,把痰去掉就好了。 最严重的是痰,还有血,血与痰混在一起变成一块痞块在身上,疟病有隔日发,还有几天发一次,还有定时的发,这是疟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