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内经》讲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所以在内之五脏六腑和外之皮、脉、肉、筋、骨,都是表里相合的,在《内经》也有详细的论述,包括五脏痹和五体痹,在《金匮》中也提到了很多,比如说肺痹、血痹、胸痹、骨痹等等诸多病症。 越婢汤中,麻黄、石膏的量非常大,就从水气病篇来看主要是治风水,治疗风水的方子里...
风与水气同时袭击身体,若风强于水气,风伤卫则肌表不固,水气乘虚入肌表,则病瘾疹,身体痒,痒是水气跟随风邪走于皮内,此因风伤肌表,卫不固而正气泄,故名泄风,日久不愈,则成痂癞;若水气强于风,则以水为主,水伤荣则血行受制,故难以俯仰。 若风与水气强弱相当同时袭击身体,则身体浮肿,病在表,故当发汗,汗...
①《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①(胡希恕)【这章主要讲的是痰饮咳嗽病,主要讲的痰饮】 3.这一篇讲的是水气病,也相当的重要的: 〔论七首,脉证五条,方八首〕 师曰:病有风水、有皮水、有正水、有石水、有黄汗。 这是一节,说水气病啊有五种,有一种叫风水,有一种叫皮水,有一种叫正水,又有一...
通过对《金匮要略亡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在传统按四水分类外, 依据格式塔心理学的相似性原理, 以存在另外的分类方法,以方为纲的水气病辨证体系, 并且在此基础上对于传统的治水法则有一个新的认识。 1以方为纲, 统领四水 篇中第一条即对水气病进行了 分类, 说明了 水气病的形成不外肺...
一年时间,灵兰陪你背完《金匮要略》 尤在泾注解 (一)风水,水为风激,因风而病水也。风伤皮毛而湿流关节,故脉浮恶风而骨节疼痛也。皮水,水行皮中,内合肺气,故其脉亦浮,不兼风,故不恶风也。其腹如鼓,即《内经》然不坚之意,以其病在皮肤而不及肠脏,故外有胀形而内无...
#金匮要略——王雪华 81个 王雪华教授,女,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基础学科金匮教研室主任,研究生导师。主讲《中药学》、《金匮要略》等,学验俱丰,深得海内外不同层次学员的赞誉,并应邀赴韩国讲学。 2002年 9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教育司、二十一世纪中医药网络教育中...
《金匮要略.水气病篇》“里水”、“风水”、都包含有肾性水肿,关键在辩方证。如:1、里水一身面目黄肿,小便不利,脉沉者,越婢加术汤;2、风水恶风、一身悉肿,不渴,自汗出,无大热,脉浮者,越婢加术汤;3、风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4、皮水表虚里饮证,四肢肿,水气在皮肤中,四肢聂聂动者,防己...
27.《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治第十二:溢饮 支饮 49:36 28.《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治第十二:付方 33:08 29.《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治第十三:糖尿病处方 01:22:45 30.《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治第十四:一理论篇 01:11:19 31.《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治第十四:二 58:30 32....
对于这三段文字,尤怡《金匮要略心典》的释文最为明畅,他说,第一段是血气衰少而行之不利,第二条是气血抑遏而欲行不能,第三条是明水分血分之异,“血分者,因血而病为水也,水分者,因水病而病及血也。”其他注家,则多泥于文中提到的“经水”“血结胞门”,而忽略了仲景“水分”“血分”说的普遍意义。
欢迎收听由主播学成名医为您带来的“58《金匮要略》第十四篇:水气病_标清_标清”精彩有声内容,该音频时长42分5秒,已被收听209次。为您推荐更多相关的音频“57《金匮要略》第十三篇:小便不利淋病证治_标清_标清”、“59《金匮要略》第十四篇:血分、水分_标清_标清”,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