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心为阳,肝肾为阴,假令下利,阴病也,寸口、关上、尺中悉不见脉,阳气脱也,然尺中时一小见脉在举头者,肾气也,肾气未绝,犹可治也。 《四圣心源》卷四,阴阳解:浊气不逆,则阳降而化阴,阳根下潜,而不上飞,清气不陷,则阴升而化阳,阴根上秘,而不下走,...
故不可再发表泄阳,汗出则夺血中之温气,故为亡阳,即寒栗而振。832页麻黄解,汗可亡阳,也可亡阴;汗血互夺,亡血者勿汗,即此理。 2 气,阳也,而其凉肃而降敛者,是气敛降而化水,火降而化水寒,水中之温,是为阳气,此阳气者,精血滋生之本也。 血,阴也,而...
《金匮悬解》是清代医家黄元御的代表性医学著作,属于中医古籍范畴。全书以解析《金匮要略》为核心,共分二十二卷,涵盖外科疮痈、妇人杂病、肺痿咳嗽等内伤杂病的病理机制与治疗方法。黄元御学术上尊崇《内经》与张仲景,主张“理必《内经》,法必仲景,药必《本经》”,并重新校订《伤寒论》以恢复其原貌。书中以六经...
金匮悬解,中医:金匮悬解的功效与作用,金匮悬解介绍及知识点,中医大辞典。书名。22卷。清·黄元御编撰。刊于1754年。黄氏认为《金匮要略》治内伤杂病,大旨以扶阳气、运化脏腑气血功能为主,而后世又有滋阴之说,遂推阐
《素问·金匮真言论》: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其病发惊骇。阴阳应象论:在体为筋,在脏为肝,在声为呼。五脏生成论:诸筋者,皆属于节。语声寂寂然,喜忽然惊呼者,肝之声也。肝主筋,而筋会于节,故为骨节间病。肺主声,位在心膈之上。语声喑喑然不彻者,此心膈间病,肺气不清,故声音不亮也。头痛者,响震则...
《金匮悬解》上工治未病 金匮悬解卷一 脏腑经络十六章 脏腑经络,隐不可见,然有其外著者焉。如声臭色脉,如寒热痛痒,如喜怒爱憎,如便溺饮食,是皆可即显以知微者,但粗工不解耳。先师张仲景,究天人之际,通神明之德,于脏腑经络之内,示望,闻,问,切之法,是亦长桑见物之神丹,太真烛怪之灵犀...
《金匮悬解》肝着——旋覆花汤 五脏风寒七:肝着,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旋覆花汤主之。 肝着者,肝气痹着而不舒也。肝愈郁而风愈动,风木荡摇,神魂悬虚,故常欲人蹈其胸上。先未苦时,水寒木燥,故但欲饮热。旋覆花汤,旋覆、新绛,行血而清风,葱白通经而泻滞也。 1 肝着者,肝脏...
《金匮悬解》《金匮悬解》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整理小组信箱:315955900@qq.com 民间中医网黄元御医书整理小组校编 http://ngotcm.com/forum黄元御医书十一种:《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 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黄元御一生著述丰富,共完成《素灵微蕴》等八种医著,被誉为“黄氏医书八种”,并继续创作《素问悬解》等,共计十一种,总计一百零一卷。他的学术贡献被后世铭记,清末《山东通志》和民初《清史稿》均有其传记。黄元御故居成为文物保护单位,其学术思想研究会也在其故乡昌邑召开,足见其深远影响。黄...
金匮悬解:卷十三 内伤杂病 呕吐哕下利二十四章 呕哕者,阳明胃病也,下利者,太阴脾病也。胃以下行为顺,胃气上逆,则为呕哕,脾以上行为顺,脾气下陷,则病下利,总以中气之不治也。 中气者,升降脾胃之枢机,枢机病则升降失职,而吐利乃作。此中多挟木邪,以木郁则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