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是初期大乘佛教的代表性经典之一,也是般若类佛经的纲要书。它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经名中的“蜜”,一作“密”),一卷,由姚秦鸠摩罗什于弘始六年(四〇四)译出。问世之后,即在社会上广泛流传,纂要、注解、夹颂、宣演、义记、采微、集解、科释、宗通、决疑、大意、直说等各种注疏达一百多种...
《金刚经》说什么南怀瑾 宗教 / 佛教 · 21.2万字9.0分 13人评分更新时间:2018-09-12 14:48:15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书是南怀瑾先生有关《金刚经》的讲课记录。作者依据梁代昭明太子的分法,将《金刚经》分为三十二品(相当于章),然后逐品作了讲解。每一品均以一首偈颂作总结,以阐发自己的心得。《...
南怀瑾著述创作的宗教小说《金刚经说什么》,已更新章,最新章节:undefined。《金刚经》是初期大乘佛教的代表性经典之一,也是般若类佛经的纲要书。它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经名中的“蜜”,一作“密”),一卷,由姚秦鸠摩罗什于弘始六年(四〇四)译出。问世之后,
佛陀说《金刚经》的目的,其实就是教导大家去追求终极意义,以获得精神上的支撑与动力,来摆脱一切烦恼。 从结构上说,《金刚经》围绕须菩提的问题,佛陀首先阐述欲发无上菩提心者需先“降伏其心”,以“离相伏心”之道,洗净四相杂念,以便树立正确的佛法知见;然后说明菩萨广行六度时应“无所住心”;最后则详细讲述...
《金刚经》上有句话,是佛自己下的注解:“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无来也无去,换句话说,不生也不灭,不动也不静,当然无喜亦无忧,不高也不矮,都是平等,永远存在,这个道理就是如来。用现在的观念说,他永远在你这里,永远在你的前面,只要有人一念虔信,佛就在这里。所以后世我们中国有一首诗,描写得...
《金刚经》是初期大乘佛教的重要经典之一,也是般若类佛经的纲要书,传入中国后即广泛流传,千百年来,注经者甚众,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南怀瑾先生在台湾时,曾多次讲解《金刚经》,本书据其一九八〇年在台北十方书院的讲解记录整理而成。南先生以其一贯经史合参的讲法,对经文进行了深入骨髓的剖析,即便于艰深疑难...
金刚经说什么_金刚经说什么-1 南怀瑾 总共3章(已完结)『宗教哲学』 章节目录 开始阅读 作品简介: 《金刚经》的这一个重点,彻底破除了一切宗教的界限,它与佛教一部大经——《华严经》的宗旨一样,承认一个真理、一个至道,并不认为一切宗教的教化仅限于劝人为善而已。在座的诸位先生nv士们,大概也各有不同...
金刚经说什么南怀瑾著述 更新时间:2020-01-20 14:38:44 最新章节:南怀瑾先生著述目录 完结共220章 倒序 封面 版权信息 出版说明 前言 再版说明 超越宗教的大智慧 实相般若 境界般若 文字般若 方便般若 眷属般若 无坚不摧 鸠摩罗什和武则天 第一品 法会因由分 佛这样说 那个时候 舍卫国的讲堂 千二百五十人 世间...
“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我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不能着于法,须得经义在你心中才行。 大道至简。能断一切法,能破一切烦恼的《金刚经》,经南先生条分缕析,得出的真理却再平凡不过,再平常不过,令人不得不感叹世间的至理都是相通的,最难、最高深的往往最简单。 我社与南怀瑾先生结缘于太湖大学堂。
在所有的佛经,以及后世菩萨高僧大德们的著作中,金刚经在学术的分类上,归入般若部,所以叫做金刚般若波罗密经。什么叫般若呢?大致上说,大智慧就叫做般若。因为过去翻译佛经的原则是观念不完全相同的字不翻,宁可译音再加以注解。就像现在中西文化交流,遇到翻译气字(气功的气,修道的气)就不能翻,因为不能译成瓦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