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于南宋咸淳八年(1272),位于陶山金施桥村的金丝桥,和建于清代、位于鹿木彭埠村的彭埠桥,在桥墩上都采用戗柱支顶的方法或侧脚来加强桥身的牢固度。而更巧妙的是,金丝桥的中跨两侧方形桥柱将90°角朝向迎流方向,这种筑法起到分水的作用,以减轻流水的冲击力。
观音老天地金丝桥上过。二峨山上观音母。天桥上来渡过。隧宁家上生。遂道来通过。天上人间走。慈航真人来人间。变成女人来修道。观音三姐妺。遇难来齐生。观音修道成金身。身座莲台紫竹林。络迦山。普陀山修法修道场。乐山大佛观音位。镇山江渡人命。乐山原来一片汪洋。观音陀船来。去与龍王来商议。借一片土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