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合肥11月11日电 (记者吴长锋)11日,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中国科学院微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彭新华教授、江敏副教授等研究人员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在“轴子窗口”内成功开展了轴子暗物质的直接搜寻实验,将国际上该领域的探测界限提升了至少50倍。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
量子测量技术的体系构架 量子测量技术的类型 (1)基于量子能级测量:基于量子能级的测量技术利用量子体系在待测物理量的作用下能级结构发生变化(如能级间距变化、能级劈裂或简并、驰豫时间变化等),量子体系的辐射或吸收谱可以反映出待测物理量的大小,这类量子测量技术相对成熟,已实现产业化。但部分技术方案对外界环境(如...
联合研究团队在高品质因子的超导微波谐振腔中成功制备了高达 100 个光子的福克态,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接近海森堡极限的量子增强精密测量技术,展示了大光子福克态(Fock states)在高精度量子探测中的优势,为高精度量子测量技术的发展开辟了新道路。相关研究成果以“Quantum-enhanced metrology with large Fock states”...
量子测量学技术对于数据的处理、信息的传输和保护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量子计算中,量子测量可以获得关于量子比特的信息,进而改变量子比特的状态,实现量子运算。例如,通过测量两个纠缠态的相对相位,可以实现量子相位门。在量子通信中,量子测量是实现量子秘钥分发的关键技术之一。通过测量相应的量子态,可以实现信息的传输和...
本文旨在深入剖析量子测量技术的发展历程、基本内涵、本质特征以及主要技术特点,同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并探讨量子测量在各个领域的重要应用场景。随着对量子特性理解的加深,科学家们发现量子的一些基本属性,例如波长和辐射频率,是恒定不变的。这些不变的特性为计量单位提供了新的定义方式,使得计量单位不再依赖于...
量子测量技术的基础在于量子力学原理的应用,特别是量子纠缠和量子态叠加的特性。这些特性使得量子测量技术在实现高精度、高灵敏度测量方面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潜力。量子纠缠允许两个或多个粒子之间建立起超越经典物理学的联系,而量子态叠加则意味着一个量子系统可以同时处于多个状态之中,这些特性共同为量子测量技术的发展...
第二次量子革命,量子信息技术典型的应用场景一是量子通信,可以实现无条件安全的端到端通信;二是量子计算,可以超快并行,如果未来产业化可以实现很高的算力;三是量子精密测量,就是使用量子技术对物理量进行更高分辨率,更高灵敏度的测量技术。可以把它简单地理解...
量子测量技术具有超高的测量精度和超越经典极限的能力,但这并不代表量子测量技术短期内会取代经典测量。从目前来看,量子测量和经典测量应用领域和场景有所不同,量子测量技术测量精度高,适用于基础科研、军事国防等高精尖的领域,但是量子传感器往往体积大、成本...
十年里,量子精密测量团队在微型超高真空腔体、超稳激光及光路、集成化电子控制等核心技术上实现突破,创新性地研制出多代原子重力仪,并在应用方面大胆创新。2021年实现国内首次基于原子重力仪海洋测网测量;2022年实现世界首次基于原子重力仪远洋绝对重力测量实验;2023年实现国内首次基于原子重力仪在城市地下空间探测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