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朗克能量子假设: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通过对黑体辐射现象的深入研究,对黑体辐射中的能量提出了著名的能量子假设:黑体辐射或吸收电磁波的能量是不连续的,它是以能量子hv为基本单元来吸收或发射能量的,即能量为E=nhv,式中v是电磁波的频率,h称为普朗克常量,n可以取正整数。 爱因斯坦光子假设:为了克服经典理论所...
由于经典热力学定律无法很好地描述低温条件下固体原子振动的行为,1907年,受到普朗克提出的能量量子化假设启发后,爱因斯坦发展了普朗克的量子假说以解释晶态固体在低温下比热容降低的实验现象,并提出了量子热容量理论。 图4. 青年爱因斯坦 在爱因斯坦提出的热容模型中,爱因斯坦仍然沿用了经典热力学理论中晶态固体中的原子做简...
普朗克提出能量量子化假说,认为物体辐射或吸收能量时以最小能量单位“量子”进行,量子能量E=hv(h为普朗克常量,v为频率) 1. 问题完整性判断:题目明确要求阐述普朗克量子假说及量子论主要内容,命题完整。2. 历史背景:普朗克为解决黑体辐射的"紫外灾难",于1900年提出革命性假说。3. 核心内容: (1) 能量不连续概念:首...
能量子假说的核心在于提出能量辐射与吸收以“量子”形式进行,每个量子携带的能量E与电磁波频率ν成正比,数学表达式为E=hν,其中h为普朗克常数,其数值约为6.626×10^-34焦耳·秒。该公式揭示微观世界的能量交换具有不连续性,物质与电磁场相互作用时只能以hν为基本单位进行能量传递。对于特定频率的电磁波,系统要么吸收...
由于经典热力学定律无法很好地描述低温条件下固体原子振动的行为,1907年,受到普朗克提出的能量量子化假设启发后,爱因斯坦发展了普朗克的量子假说以解释晶态固体在低温下比热容降低的实验现象,并提出了量子热容量理论。图4. 青年爱因斯坦 在爱因斯坦提出的热容模型中,爱因斯坦仍然沿用了经典热力学理论中晶态固体中的原子做...
爱因斯坦光量子假说:根据光电效应实验结果,爱因斯坦认为,光在发射、吸收、传播时,能量也是不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能量叫做一个光量子,简称为光子。一个光子的能量也为h εν=。 光电效应方程: 能量为h εν=的光子打到金属表面时,金属中的电子或者吸收一个光子或者不吸收,吸收一个光子后电子一方面需要...
普朗克能量子假说,简称普朗克假说,完美地解释了绝对黑体的辐射问题。从普朗克公式还可以推导出维恩公式和瑞利-金斯公式,具体过程详见[2][3]。 5.2普朗克假说的意义 ① 首次提出微观粒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打破了经典物理学中能量连续的观念。 ② 打开了人们认识微观世界的大门,在物理学发展史上起了划时代的作用。
[解答]解:普朗克能量子假说的主要内容: 黑体辐射的规律不能用经典电磁学理论来解释,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认为能量是由一份一份不可分割最小能量值组成,每一份称为能量子ɛ=hv,在微观世界里,能量是量子化的,这种现象叫能量的量子化。 假说的意义: ①借助于能量子的假说,普朗克得出了黑体辐射的强度按波长分...
由于经典热力学定律无法很好地描述低温条件下固体原子振动的行为,1907年,受到普朗克提出的能量量子化假设启发后,爱因斯坦发展了普朗克的量子假说以解释晶态固体在低温下比热容降低的实验现象,并提出了量子热容量理论。 图4. 青年爱因斯坦 在爱因斯坦提出的热容模型中,爱因斯坦仍然沿用...
由于经典热力学定律无法很好地描述低温条件下固体原子振动的行为,1907年,受到普朗克提出的能量量子化假设启发后,爱因斯坦发展了普朗克的量子假说以解释晶态固体在低温下比热容降低的实验现象,并提出了量子热容量理论。 图4. 青年爱因斯坦 在爱因斯坦提出的热容模型中,爱因斯坦仍然沿用了经典热力学理论中晶态固体中的原子做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