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房地产:二手房或在以“价”换“量”。根据住建部的披露,2023年1-11月全国二手房成交量同比增长超过40%。今年以来,样本城市数据来看,二手房量的表现依然不弱。但价层面,70城二手房房价同比降幅仍在走阔。 3)汽车:折扣力度仍在扩大。根据乘联会数据,2月中旬,乘用车总体市场折扣率为20.3%,此前2023年1月,折扣...
研究量价关系是核心要点在于这里的量价关系是否是正常的。有没有出现什么异常表现。除开这两点,没有什么需要特别研究的地方。 量在价前,量代表的是资金,代表的是人的行为。背后折射的是人的思考以及最后所作出的决策。 价格K线则是量进去之后,它所得出的一个最终的结果。 所以这样理解就简单多了,因为他想让他...
除了量价关系口诀外,还有量增价跌概念也要重点把握 量增价跌 一只股票前一天看成交量不是很大,然后就买入了进去,但是第二天成交量增大了,反而股价却下跌了,你们遇见过这种情况吗? 所谓量增价跌是指股票在成交量放大的时候,股价出现比较大的跌幅,这是一种量价背离的现象,这时候空头占据优势。一般情况下这种比较...
所谓量在价先,一只股票上涨前,在成交量上都会出现一些信号,然而哪些信号是代表着上涨?倍量阳就是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当一只股票底部构建完成后或在某个区间震荡过程中接连出现倍量阳柱(三个倍量阳即可),把倍量阳分别用ABC表示。然后看它们的收盘价,如果收盘价C高于B高于A,那么这个时候就可以预判为趋势上涨。C...
千万别倒在黎明前 “量在价先”是技术分析的经典格言。成交量的变化,迟早要在股价上反映出来。 一般炒股的朋友买卖股票主要采取两种选股方式:一种是以基本面选股;另一种是以技术面选股。无论是基本面还是技术面选股,量在价先已成为当前买卖股票最基本的常识,因为股市出现异动,量放大了还是缩小了,是向上突破还是...
股价从高处滑落时,往往成交量会减少,也就是所谓的缩量;但当一定的缩量之后,成交量如果与前日持平,而且股价已经开始上升,这说明底部已到,可以考虑入手了。 (8)低位量增价跌,建议持股观望: 股价虽然已经跌至低位,但成交量却大幅增加,你可以继续持有等待解套。低价区的增量说明有资金接盘,说明后期有望形成底部...
记得N年前刚入市时,就曾见到老股民的谆谆教诲:量在价先,看指数一定要关注量。然后便是些“价涨量增顺势推动”,“价涨量跌呈现背离”,“价跌量增有待观察”之类难懂的口诀心法,听得我云里雾里。后来我逐渐不再相信这些技术分析鬼话,而更宁愿多花精力研究基本面,我的视野也逐渐从指数的波动转移到了个股的分析...
行情走到今天了,必须说一点,有量才有价,量在前,价在后。为什么说除了科创在座的都是弟弟,因为从量能来看,虽然其他指数同比放大了不少,但是上证是从日均4千亿上下放量到一万五,而科创是从2、3百亿放量到两千五,并且中芯国际的今天量比是6.51. 所以呢?就说一句话,其他指数援军需要倍数上涨,而科创的援军还在路...
“倍量缩倍量”的背后其实是放量上涨的趋势,在经典的量价关系中,我们要求:上涨要放量,下跌要缩量。倍量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上涨信号。 但是,它也并不是百分之百适用的,在大的震荡下行趋势下,倍量反而是一个误导信号,误导我们买进从而陷入到亏损中,这个需要看投资者的个人经验去判别。
而众所周知,量在价先行,所以本周二A股两市单日成交额由此前持续九个交易日低于7000亿元的地量状态,大幅放量至接近8000亿元的状态下,喜迎开门红就完全不足为奇了。至于这个大幅补量,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老朋友们都很清楚,在2022年度的最后两周里,听海是反复说明了量能会受到三方面因素的联合压制,所以前面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