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山菊,又称野菊花,是一种常见的野生植物,主要功效是清热解毒,且主治痈疽疔疖,咽喉肿痛,目赤肿痛,头痛眩晕。以下是一些野山菊的主要药用价值: 1.清热解毒:野山菊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热毒病症,如痈肿疮毒、咽喉肿痛等。它可以帮助减轻炎症和红肿,促进伤口愈合。 2.抗菌消炎:野山菊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具有...
疏风散热野菊同样适用于治疗外感风热引发的感冒症状,如发热、头痛及咽喉疼痛等。中医将外感风热的症状归结为发热、咽喉肿痛及鼻塞流涕等,而野菊的散热解表功能则能有效驱散体内的风热邪气,进而缓解这些外感病症。与金银花、薄荷等药物配伍使用时,野菊的清热解表效果会得到进一步增强,特别适用于感冒初期的调理。消肿止痛...
按产地和加工方法不同,可分为:亳菊、滁菊、贡菊、杭菊、怀菊等。种类不同,功效也略有差异。 为便于区分,我们可以将菊花简单分为三种:黄菊花、白菊花和野菊花。 1. 黄菊花: 疏散风热 很好理解,花瓣(准确的叫法,应该是“舌状花”)为黄色的,为黄菊,如杭...
“野菊花”的药用价值 “野菊花”为菊科菊属植物野菊的干燥头状花序。别名:苦薏、 山菊花、千层菊、黄菊花等。其味苦、辛,性微寒;归肝、心经。有 清热解毒的功效。主治痈疽疔疖,咽喉肿痛,目赤肿痛,头痛眩晕。 临床应用:1.治疔疮:野菊花和黄糖捣烂贴患处。2.治一切痈疽脓 疡,耳鼻咽喉口腔诸阳症脓肿:野菊花...
野菊:秋日里的璀璨与药用双重价值 在秋日的农村小径上,野菊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人们的目光。它们盛开在路旁,黄色的花朵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为秋天的画卷增添了一抹绚烂的色彩。然而,野菊的价值并不仅仅体现在其观赏性上。这种植物还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被誉为“肝王草”,具有显著的药用效果。同时,在炎炎夏日...
⑦治白喉:㈠野菊一两,和醋糟少许,捣汁,冲开水漱口。㈡野菊叶和醋半匙,将野菊叶捣烂后,加白醋调匀涂在喉头。(《贵州中医验方》) ③预防及治疗疟疾:㈠鲜野菊揉烂。塞鼻。每天塞二小时,两鼻孔交替进行,连用三天。㈡鲜野菊一两。水煎服。连服三天。(徐州《单方验方新医疗法选编》)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
野菊花的药用价值还体现在它对肝脏的保护上。野菊花具有平肝明目的功效,对于肝火旺盛、眼睛肿痛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同时,它还可以帮助肝脏排毒,减轻肝脏负担,对肝脏起到保护作用。 除了以上功效,野菊花还被用于治疗一些皮肤疾病。它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能够抑制细菌和病毒的生长,对于痤疮、湿疹等皮肤炎症有一定...
野菊植物百科知识_形态特点药用价值萜类等其他成分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因此对菊花中萜类等主要成分的研究可成为今后研究的重点能扩大菊花这一传统中药的实用范围并且为新药研发提供新的前体化合物 野菊植物百科知识_形态特点|药用价值 野菊来自于菊科,菊属。本来像这样的植物,想直接叫他菊花的。不过去ppbc搜了搜菊花的图片...
野菊花属菊科植物,药用部位是干燥的花序。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一般用量在9~15克。 点评:药用菊花主要为白菊、黄菊、野菊三个大类,功能相近而又有异同。白菊和黄菊都有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的功效。滁菊、贡菊归属于白菊,白菊花长于平肝明目,常配黄芩、栀子、夏枯草,治肝火上攻之头痛眩晕;黄菊花常用于疏散...
摘 要:针对野菊药用及非药用部位,分别以芦丁和绿原酸为对照品,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和总酚酸的质量 分数。结果显示,野菊根、茎、叶、花中总黄酮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46%、0.56%、6.41%、3.00%,总酚酸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73%、2.48%、11.39%、9.11%。由此可见,野菊叶中总黄酮和总酚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