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属植物的分类是一个复杂且不断发展的研究领域,目前存在多种分类意见。按照基因组类型进行划分,可分为疣粒稻复合群、双鬃稻复合群、药用稻复合群和稻复合群,另外还有 3 个其他稻群 。在这些复合群中,每个群都包含了具有相似基因组特征的物种,它们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各自独特的生物学特性。稻属中真正作...
主要价值 科研野生稻作为亚洲栽培稻的近缘祖先种,是稻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水稻杂交育种工作中最为重要的材料,具有较高的研究、开发与利用价值。对稻类植物的起源、发展演变和类型等研究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做好野生稻原生境的保护工作对推动中国育种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生长环境 野生稻产于中国广东、海南、广...
野生稻主要生长在亚洲南部,中国南部的一些地方也能找到它的踪迹。🌾这种植物不仅仅是植物学上的奇迹,也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环。 🌾野生稻与现代水稻的关系 你知道吗?野生稻其实是现代水稻的祖先。经过数代人的培育和驯化,野生稻逐渐演变成了今天我们熟悉的水稻。野生稻的几个特性非常重要:产量高、不易散落,这...
三亚是野生稻在中国分布的最南端(18°09'N),琼海位于海南岛东部,2005年在其境内发现的野生稻琼海居群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陈良兵等,2006)。截至2015年,海南野生稻原生地被毁灭现象十分严重,野生稻资源已消失82.2%,其他2种野生稻,如疣粒野生稻,只保留有7个居群点,且83.9%的居群处于中度和重度外界干扰下,药用野...
有研究表明,野生稻在被驯化成栽培稻的过程中,丢失了约三分之一等位基因和一半的基因型。这些“遗珠”,包含着大量特异基因,特别是在对抗逆境过程中形成的抗病、抗虫、抗逆等优异基因。可以说,一株野生稻就是一座天然基因库,是水稻育种不可替代的素材库。1970年,袁隆平团队在海南三亚南湖农场,发现了一株雄性不...
探访水稻基因宝库:野生稻资源圃 野生稻是水稻育种和生物技术研究不可或缺的基因资源。早稻收割时节,让我们跟随记者镜头,走进位于广州的国家野生稻种质资源圃,这里保存着超过5000份珍贵的野生稻资源。正是利用这些资源,一代代科学家研发出了高产又美味的水稻品种。记者:熊嘉艺 解益坤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
全球最大的野生稻种质圃即将建成 2023年3月20日,海南三亚的一个普通村庄外,两座三层的小楼即将封顶,小楼的背后,一块湿地被整理平坦,分成了一个个小格子,每个格子里都生长着不同的植物,有的茁壮高大,抽出精致而修长的穗;有的匍匐在水面上,向四周蔓延;有的瘦弱而单薄,在水里孤零零地矗立;有的肆意生长...
🌿野生稻的起源与特性 野生稻,听名字就知道它很“野生”,跟杂草差不多,但其实它是现代水稻的原始形式呢! 它生活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被咱们的祖先慧眼识珠,移栽到了农田里,开始了它的人工培育之旅。 野生稻有三大技能:产量大、好养活、种子不易脱落。一把稻穗收个十几粒种子轻轻松松,而且扛得住风吹日晒,...
野生稻可是水稻的“老祖宗”,起源于一万多年前的中国江西万年岩画中。想想看,那么早的时候,人类就已经开始和野生稻打交道了! 科学家在仙人洞发现的植硅体证据,可是证明了野生稻在距今一万两千年前就已经被驯化了。这可是个了不起的发现,说明我们的祖先早就掌握了水稻种植的技术。
国家野生稻种质资源圃中的彩叶稻。【时代记录】在海南三亚的山区,密林深处,一株“杂草”自由生长。今年1月,一次资源普查,来自三亚市农业农村局的专家才发现了它不同寻常的身份——野生稻。野生稻被誉为“植物界的大熊猫”,目前处于濒危状态,其保留了大量优质基因,是改良稻种品质的关键。为进一步确认这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