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应台祖籍湖南衡山,父亲是龙槐生;母亲应美君;大哥是龙应扬,解放战争后,她的父母随战败的国民党军队来到中国台湾,生下了龙应台。龙应台前夫为德国人,是一个外交官,育有两子,长子为安德烈,次子为菲利普。1986—1988年,因家庭因素旅居瑞士两年,专心育儿。主要作品 出版图书 创作特点 主题思想 女性主义 龙应台...
《野火集:二十年纪念版》是龙应台编著的图书,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内容简介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龙应台的这把野火,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一直烧到了今天,已成燎原之势。无论是大陆,还是台湾,甚至凡是有华人的地方,都能见到野火的影响。二十多年来,野火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共同符号。龙应台常常...
《野火集》、《请用文明来说服我》积累的声望长出沉重的翅膀,龙应台陷入自恋、自大、矫情的旋涡难以自拔:“台湾《天下杂志》发行人殷允芃决心创办《康健杂志》。她的理由是,如果像龙应台这种人对于医学常识都糟到这个程度,那么显然很多人都需要被她拯救。”有没有让你想起龙应台“非常辛苦地为你们读着小说,非常累”(...
1985年龙应台在时报副刊上的专栏“野火集”结集成书出版,短短二十一天里就再版了24次,四个月卖出十万本。据说当时的台湾家庭几乎家家户户的客厅里都有一本“野火”,“不是兄姐,就是弟妹中的某个人买回来的”,作家余光中称之为“龙卷风”。 龙应台《野火集》问世二十年 ...
从“1984”开始,龙应台以一篇《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点燃“野火”,接着,《生了梅毒的母亲》、《幼稚园大学》、《奥威尔的台湾?》等一篇篇炽烈文字便以燎原之势,迅速波及中国的台湾、香港、大陆乃至整个华人世界,《野火集》已是一个时代的共同符号。从“1984”开始,龙应台和她的“野火”与华人社会一路同行,成为...
前几天,从光明网上看了罗志渊先生的《中国人为什么不生气》一文,谈及了龙应台在上世纪80年代写的《野火集》及其社会评论的意义。因笔者也刚刚拜读过龙先生的这本书,颇有感触,抒就此篇。 《野火集》是由龙应台在1985年写给《中国时报》的一系列针砭时弊的文章所结成的集子。虽然时隔20多年,今天读来仍然有一种深深的...
1985年 龙应台《野火集》刮来一场“龙卷风“ 二十年后的车厢为什么还是乱七八糟的 如今已在香港生活两年的龙应台,戏称自己准备在香港住满七年,而目前关于其行止介绍据说是这样的,“任教于香港大学及新竹清华大学,定居台北或香港两地”。 《野火集》是华人世界的读者认识龙应台的开始,“我在1987年的时候就知道北京...
《野火集》是由1985年龙应台在《中国时报》上的专栏“野火集”结集成书,由台湾圆神首次出版。2005年8月1日文汇出版社在大陆出版的图书,作者龙应台。20世纪80年代的台湾,正处于热切希望突破现状,冲撞权威的年代。1985年以来,龙应台在台湾《中国时报》等报刊发表大量杂文,为这般思潮掀起轩然大波,成为知名度极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