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开小差了,请稍后再试 [百家讲坛]李林甫导演了一出“野无遗贤”的闹剧让杜甫滞留长安 选集 更多 《百家讲坛》 20250212 紫禁城传奇 3 紫禁之巅太和殿 《百家讲坛》 20250211 紫禁城传奇 2 中轴线上的“汉字” 《百家讲坛》 20250210 紫禁城传奇 1 紫禁城里的五颜六色 ...
“野无遗贤”这一成语,意指民间没有被遗漏的贤才,形容统治者能够人尽其才,国家的人才都被发现并得到了任用。此成语的出处虽可追溯到《尚书·大禹谟》,但使其广为人知并带有讽刺意味的,却与唐朝宰相李林甫有关。 在唐朝开元年间,李林甫作为宰相,曾主持过科举考试。考试结束后,他向唐玄宗道贺,声称“野无遗贤...
李林甫是唐朝时期的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才华不仅在文学方面有所体现,在政治上也是备受赞誉的。他曾担任过相国、宰相等多个高级职位,是唐朝最有影响力的政治要员之一。 在他的政治生涯中,曾有一件事情影响了他的一生。那就是野无遗贤的故事。 一天,李林甫听说野外有一名令人震惊的人才,他能够凭借自己...
李林甫妄言:野无遗贤——官员之外,民间再也没有遗漏一个贤能的人 #通鉴录#1810 唐玄宗天宝六载(丁亥,公元747年) 原文: 上欲广求天下之士,命通一艺以上皆诣京师。李林甫恐草野之士对策斥言其奸恶,建言:“举人多卑贱愚聩,恐有俚言污浊圣听。”乃令郡县长官精加试练,灼然超绝者,具名送省,委尚书覆试,御史...
只有总导演李林甫兴冲冲地给唐玄宗上了贺表,恭喜皇上,天下英雄早就尽入吾皇彀中矣,现在是“野无遗贤”。在这场骗局中,和杜甫一起被戏弄的,还有29岁的元结。1 “野无遗贤”的背面,分明是妖孽当道。同为受害者的杜甫和元结,他们的反应却截然不同。杜甫为人敦厚,虽然满腔激愤,但只是吐槽自己没本事,也没...
野无遗贤,平康坊,右相府。李林甫正襟危坐,那锐利如刀的眼神,死死地盯着面前的中官。这中官名叫辅趚琳,乃是大宦袁思艺的心腹。“右相,圣人今日,虽在兴庆宫,但此时,礼部外闹得这般大,右相亦该,做...
对于诸国瞻仰的大唐而言,野无遗贤和安禄山认母这两件事,当真是极为讽刺,它们共同反应出了唐玄宗对于朝政的荒疏懈怠,再无之前的锐劲,现在的他任用李林甫这位奸相替他打理朝政,整个朝廷的气氛因为李林甫的缘故,甚少有人还能保持拼劲——因为不巴结他就没有晋升可能性。
当然,除了李隆基对李林甫的信任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野无遗贤事件的出现。一方面,李隆基追求天下人才的原因是,他真的想拥有贤惠的人才,但更重要的是要表现出一个帝王的慷慨和宽宏大量。虽然李林甫非常担心一些贤德的人会站出来指出他是邪恶的,但他并没有强行抵制真理的秩序。它不仅不抗拒,而且是积极执行李隆基意志的...
与“野无遗贤”相关的历史典故或人物故事中,最为人所熟知的便是唐朝时期的李林甫与杜甫的故事。李林甫是唐朝的一位权臣,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故意声称已经将所有贤才选拔入朝,民间再无遗漏的贤才,这便是“野无遗贤”的由来。然而,实际上李林甫却是一个嫉贤妒能、压制人才的人。他通...
在李林甫的授意下,王忠嗣几乎被陷害致死。王忠嗣部将哥舒翰战功赫赫,玄宗将其征召入朝,任为陇右节度使。哥舒翰请求以自己的官职来替王忠嗣赎罪,玄宗不听,扭头就走。哥舒翰一边扣头一边跟随玄宗进言,言辞恳切,声泪俱下。玄宗深受感动,就赦免王忠嗣,将其贬为汉阳太守。天宝八载(749年),王忠嗣忧愤交加,暴病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