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奥匈帝国的野战炮口径为76.5毫米,一战后期,奥军认为76.5毫米口径野战炮威力太弱,难以满足前线火力需要,奥匈帝国开始研发更大口径的野战炮,奥匈帝国的两大兵工厂,百禄公司和斯科达公司,都推出了自己设计的83.5毫米野战炮,经过测试,百禄公司的设计更好,与Skoda的8厘米野战炮相比,它的设计更具创新性。百...
施耐德M1927型85毫米野战炮和博福斯M1929型90毫米野战炮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zhaisheng2018 中校 11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大家都发现75毫米榴弹对无防护的步兵或许已经威力足够,但面对有防御的目标破坏力却太小,甚至无法破坏稍作强化的普通野战防御阵地。于是一战晚期各大军火公司都开始研发更大口径的野战炮。1925年,施耐...
当然,这需要更多的炮兵,但是,弹药成本大致相同。但是,如果因为最小口径的野战炮能够更容易地击中敌方目标,就这样做出结论也是不妥当的。看似不需要的152mm口径,却是炮兵作战的主力,这主要是由以下两个因素决定的。S-23型180mm加农炮,最大射程30.4千米。首先,就是最大射程,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战术性能。对...
技术有限不可怕,可以找外援。德国老牌军火公司克虏伯在1902年,推出了一款采用弹簧式复进机的75毫米野战炮,该型号被称为克虏伯M1903。克虏伯M1903 克虏伯这门75毫米野战炮是个用来赚小钱钱的外贸产品,德军当时的制式野战炮口径是77毫米。屏幕前的观众估计会有疑惑,德军为什么会选77毫米这么奇怪的口径,这既不是公制单...
于是日本技术人员把火炮口径减少到75毫米,最终研制出九零式75毫米野战炮。九零式野战炮性能非常不错,采用开脚式炮架设计,最大射击仰角为43°,左右射界各25°,最大射程达到13890米,炮口初速683米/秒。不过九零式野战炮还是偏重,放列重量达到1600公斤(机动型),马拉型也达到1400公斤,太重了,六马牵引明显吃力...
1891年,法国陆军成立了炮兵技术委员会,负责新一代野战炮的研发工作。他们要求新型火炮的口径为75毫米,发射7.5公斤左右的铜制弹壳整装弹。火炮要有快速后膛和反后坐装置,射速要达到每分钟10发以上。在机动性方面,要求战斗全重为1100公斤。在作战时,可以用人力短距离推动。行列全重1700公斤,长距离机动时,使用...
重新定义了山地作战的火力支援方式。山炮和野战炮不一样,说到底还是因为打仗的地方不一样,对武器的要求也不一样。山炮是人们为了在复杂地形里打仗想出来的办法,野战炮则是机械化战争里火力强大的代表。现在虽然科技发达了,火炮都开始融合了,但它们在特定场合里的作用,还会继续影响未来火炮的发展。
M1902式76.2毫米野战炮主要性能:战斗重量1092公斤,炮管长2286毫米(倍径30倍),口径76.2毫米,垂直射界-3°~+17°,水平射界左右各5°,炮弹重6.23公斤,炮口初速589米/秒,最大射程8500米,射速10~12发/分钟。该炮采用了新型结构,因此性能有了大幅提升。配备了效率更高的反后坐装置和全新的复进装置,...
瑞典Bofors M1935式75毫米榴弹炮是1930年代非常现代化的一门火炮,1935年暹罗(泰国)和阿根廷订购该炮,其中,泰国订购了80门,阿根廷订购了224门,并购买了生产许可证,1939年,二战爆发后(一说1940年法泰战争爆发后),瑞典征用了出口两国的未交付的52门火炮 并命名为M40型75毫米野战炮。并卖给芬兰8门出口阿根廷的75毫米...
由于M1902式76毫米野战炮研制项目长期无果,于是美国陆军在1912年着手设计一种全新的野战炮以取代M1902式,把口径改回为75毫米,这就是M1916式75毫米野战炮。当时美国陆军从法国购买到最新的野战炮技术,这种新技术的特点之一是采用开脚式炮架,开脚式炮架使得火炮射界大增,最大射程可以超过10000米。并且意大利人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