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在公路、河流和驿道上寻找西南联大》杨潇著,上海文艺出版社2021年5月 这是八十三年前,一群师生南渡西迁的汗漫历程,也是杨潇这本新书《重走:在公路、河流和驿道上寻找西南联大》的开端。在八十年之后,他选择重走,试图用行动,去处理自己与时代、人生与情感的关系。用行动来包抄自己,创造自己 在《重...
杨潇为自己的著作《重走》添加了一个副书名:在公路、河流和驿道上寻找西南联大。这的确让人一眼看到时,就能精准地识别出该书的内涵。那么,这会不会让读者产生误解呢?比如我,蓦然遇见这本书,立刻就联想到上半年热映的纪录片《九零后》,随即就认定这是一本可与之互补的文字作品。 那就顺便提一句,由徐蓓...
2021年5月,杨潇《重走:在公路、河流和驿道上寻找西南联大》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这是单读出版推出的首部长篇非虚构作品,一个青年写作者徒步重走西南联大西迁路的故事。1938年,“湘黔滇旅行团”徒步跨越三省穿过西南腹地;2018年,处于人生转折点的青年作者杨潇重新踏上这条长路。现实中非典型的公路徒步与历史...
这是一次非典型的公路徒步旅行,他不时要与大货车擦肩而过。沿途山色、水光、鸟鸣、人语与历史上走在同一条路上的流亡者所见所闻渐渐重叠、交织,乃至古今对话、共振,最终写成了一本书《重走:在公路、河流和驿道上寻找西南联大》,2021年5月,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我似乎有重读《西行漫记》的感觉。”...
重走:在公路、河流 和驿道上寻找西南联大 本文转自:闽南日报 一条艰难困苦的迁移之路,一个由北大、清华、南开的200多名师生组成的“湘黔滇旅行团”,两场历史与现实中的“徒步”,一部非典型的公路旅行文学。从长沙到昆明,1600公里联大西迁路,1938年与当下,两个寻路的时代,一代流亡知识分子,求索危急时刻的...
“在不确定的时代,什么才是好的生活?思想和行动是什么关系?人生的意义又到底为何?”西南联大,不仅存在于后世人们的印象中、当时师生的记叙里,也存在于湘黔滇的公路、河流和驿道上,存在于以今人脚步丈量的山河里。翻开这部非典型的公路旅行文...
《重走:在公路、河流和驿道上寻找西南联大》(下文简称《重走》)正是记录了杨潇这段独特经历。如今,从长沙到昆明的路程,早已被便捷的现代交通工具取代。点到点的飞机自不必言,2016年12月,随着沪昆高铁全线通车,旅客在长沙吃了早饭,还赶得上昆明的中饭。哪怕走高速公路,也与当年的木炭汽车不可同日而语。...
我是木子,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我读的第32本书——《重走:在公路河流和驿道上寻找西南联大》。这本书的作者是杨潇。1938年,当时北大的、清华的、南开的师生们,为了躲避战乱,从长沙徒步走到昆明,历时68天,走了3000里路。他们历经千辛万苦,向世界证明了中国知识分子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2018年,记者杨潇用了...
杨潇接受极目新闻记者采访时坦言,多年的媒体经验,让他在写作《重走:在公路、河流和驿道上寻找西南联大》这部作品时受益。特别是写特稿的经验,让他擅长将历史中的人和场景,与现实中自己的感受交叠叙事,从而给读者形成较好的阅读感受。“2018年离开媒体以后的头两个月里,我每天都很享受,因为不用再在手机上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