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会想到把这两张图片分享出来呢?因为这两天在读长篇非虚构作品《重走:在公路、河流和驿道上寻找西南联大》,正讲到1937年,北平陷落,清华的教授正在考虑是否南下前往长沙组建临时大学,做出决定很难,逃出北平也难。作者在书中这样记录:设想一下,在1937年那个深秋,你终于决定离开已被日本人占领、飘扬着...
8月4日,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唐小兵,将来到大零号湾图书馆,带来“让历史照亮未来:《重走:在公路、河流和驿道上寻找西南联大》启示录”主题讲座。 西南联大旧照 @图源网络 讲座将结合知名非虚构写作作家杨潇的《重走:在公路、河流和驿道上寻找西南联大》,通过点评涉及西南联大的各种口述史、回忆录、研究著作...
《重走:在公路、河流和驿道上寻找西南联大》杨潇著,上海文艺出版社2021年5月 这是八十三年前,一群师生南渡西迁的汗漫历程,也是杨潇这本新书《重走:在公路、河流和驿道上寻找西南联大》的开端。在八十年之后,他选择重走,试图用行动,去处理自己与时代、人生与情感的关系。用行动来包抄自己,创造自己 在《重...
《重走:在公路、河流和驿道上寻找西南联大》是2021年5月出版的,讲述作者杨潇徒步重走西南联大西迁路的故事。杨潇,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先后供职于新华社、《南方人物周刊》等,2013-2014哈佛尼曼学者。从2010年起周游世界,尝试一种融合时事、历史、智识讨论与人文地理的叙事文体。作品曾两次获得南方周末年度传媒...
下图是一部图书的封面。 它涉及的历史事件在公路、河流走和驿道上寻找西南联大杨潇著To the Finest School I Know團5围 園图日两场历史与现实中的“徒步”,一部非典型的公路旅行文学从长沙 明,1600公里 大西迁1938年与 下,两个等 的时代一代 亡知分子,时的 与自一个 步 作象,年代的思 与 动上 A.有...
“在不确定的时代,什么才是好的生活?思想和行动是什么关系?人生的意义又到底为何?”西南联大,不仅存在于后世人们的印象中、当时师生的记叙里,也存在于湘黔滇的公路、河流和驿道上,存在于以今人脚步丈量的山河里。翻开这部非典型的公路旅行文...
近二三十年,关于西南联大的文学、传记、纪录片层出不穷,在这个被不断重述的过程中,“西南联大”也在逐渐传奇化、神圣化。2018年,青年作者杨潇做了一个了不起的决定:他要重新踏上这条西迁的长路,他要把这段历史经验中的真实细节传达给21世纪的读者。
重走:在公路、河流 和驿道上寻找西南联大 本文转自:闽南日报 一条艰难困苦的迁移之路,一个由北大、清华、南开的200多名师生组成的“湘黔滇旅行团”,两场历史与现实中的“徒步”,一部非典型的公路旅行文学。从长沙到昆明,1600公里联大西迁路,1938年与当下,两个寻路的时代,一代流亡知识分子,求索危急时刻的...
《重走:在公路、河流和驿道上寻找西南联大》是青年作者杨潇的新作,也是单读出版推出的首部长篇非虚构作品,关于一个不无困惑的写作者徒步重走西南联大西迁路的故事。 1938 年,“湘黔滇旅行团”徒步跨越三省穿过西南腹地;2018 年,处在人生转折点的青年作者杨潇重新踏上这条 1600 公里长路。这是一次非典型的公路徒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