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罪十条是指危及封建国家根本利益的十种最严重的犯罪。这一制度始于北齐律,对后世封建立法影响深远。以下是对“重罪十条”的详细解释: 一. 定义与起源 定义:重罪十条是《北齐律》中规定的,对危害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十种重罪的总称。 起源:这一制度始于北齐律,即北朝时期的法律制度。北齐统治者在总结历代封建立法经...
“重罪十条”并非现代刑法中的专业术语,但可理解为指刑法中规定的十种严重犯罪行为,这些行为因其严重的社会危害性,通常会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以下是对这十种罪名的详细解释: 一、危害国家安全罪 此类罪行涉及对国家安全的故意危害,包括颠覆国家政权、分裂国家等严重行为。 二、危害公共安全罪 这类罪行涵盖故意或过失...
名词解释重罪十条 “重罪十条”是封建王朝为维护专制统治而规定的十种不可赦免的罪名,也称“十恶重罪”。这十种罪名自秦汉以后逐渐形成,北齐称之为“重罪十条”正式入律,隋律将其改为“十恶”。 这十种罪名包括: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犯此十条者,不仅要处以最...
在汉代,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秩序,汉律规定了“重罪十条”,这是对危害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十种重罪的总称。以下是对“重罪十条”的详细解释: 谋反:指图谋反对皇帝,危害君权的行为。这是最直接威胁皇权稳定的罪行,因此被视为最严重的犯罪。 谋大逆:指图谋破坏宗庙、陵寝、宫阙等皇帝直接象征物的行为。这些象征物代表着皇...
百度试题 题目[名词解释] 重罪十条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始于《北齐律》,是指危及封建国家根本利益的十种最严重的罪名,隋唐所规定的“十恶”以此为基础形成。反馈 收藏
重罪十条名词解释是什么? 重罪十条指的是“重罪十条制度”,正式确立于北齐律,是被统治阶级者视为直接危害其根本利益的十种严重犯罪的统称世含。包括反逆(谋反、篡权、颠覆朝廷)、大逆(毁坏皇家宗庙、陵园、宫殿等)、叛(背叛朝廷或国家利益)、降(投降敌伪)、恶逆
司考中国法制史重要名词解释:重罪十条发布日期:2015-01-04 文章来源:互联网 重罪十条,指危及封建国家根本利益的十种最严重的犯罪,始于北齐律。北齐律中的重罪十条是:“一曰反逆,二曰为逆,三曰叛,四曰降,五曰恶逆,六曰不道,七曰不敬,八曰不孝爹,九曰不义,十曰内乱。”其犯此者,不在八议论赎之列。
重罪十条名词解释重罪十条名词解释 国外出版物对“重罪十条”的注解主要包括:1、犯本罪必须具有一定的法定刑事责任能力。犯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凡年满16周岁并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构成本罪。根据刑法第17条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
分享21 河南大学研究生院吧 与自己有个约定 法学院2002-2016年初试真题一、名词解释 2 权利能力 3 法的历史类型 4 单一立法体制 5法的溯及力 6法律行为 7事先审查 8职业代表制 9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0宗教制度 11重罪十条12唐律疏议 13孙中山的“权能分治”学说二、辨析... 176623 上海师范大学吧 京都物语12...
“重罪十条”并非现代刑法中的专业术语,但在刑法学的语境下,可以理解为指的是刑法中规定的十种严重犯罪行为,这些行为因其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而被法律予以特别严厉的惩处。以下是对这十种罪名的详细解释: 一、危害国家安全罪 此类罪行涉及对国家安全的故意危害,包括但不限于颠覆国家政权、分裂国家、参加恐怖活动组织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