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了,这时候中央对邓小平的这一建议还持保留态度,所以四川和重庆“分家”的事情就被暂时搁置了起来。一直到九十年代的时候,重庆的经济发展仍然不见多少起色。在这种情况下,中央决定将四川重庆“分家”事宜提上日程,并且在1997年的时候,我国正式将重庆设立为直辖市,而重庆的发展也因此快了不少。四川重庆“分家...
而在建国之初,重庆又一次被从四川省分离出来。为了防止像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经过多方面考虑,决定将重庆设为西南军政委员会的驻扎地。而邓小平正是当时西南军政委员会的负责人,就这样,邓小平与重庆这个地方结下了不解之缘。重庆也因为中央的这个决定,身份地位水涨船高,经济得到迅速发展。那段时...
在中国的广袤大地上,重庆与四川曾被合称为“巴蜀”,宛如一母同胞的兄弟城市,共同书写着数千年的历史篇章。然而,在 1999 年,中央决定让重庆与四川 “分家”,自此,重庆成为了直辖市,开启了新的发展历程。这一重大决策的背后,离不开邓小平同志的高瞻远瞩。从中国行政区划分发展来看,能被定为直辖市的城市,...
分家后的四川:失去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重庆直辖后,四川省的面积一下子减少了15%,人口下降了13%,经济规模锐减30%。尤其是汽车工业,几乎全被划走了。可以说,那时候的四川,是真的“伤筋动骨”。不过,话说回来,重庆的“出走”也让四川背上的包袱轻了不少。毕竟,重庆带走了不少贫困县,让四川腾出更多...
邓小平的设想和行动都表现出卓越的智慧。重庆与四川"分家"之后,其综合实力迅速崛起,如今的重庆不仅是全国最大的纳税大省之一,还以持续增长的GDP常年位居全国前五,确立了西南经济的"龙头"地位,名扬中外。每一项伟大的设想都包含着卓越的科学发展理念。无论是"改革开放"还是"川渝分家",邓小平都站在时代的前沿,...
其志向乃为令重庆与四川"分家",如是则重庆可于独立发展之进程中,展示其巨大潜力,且能以独特之典范激励整个川地之经济需求。此番"分家"之策,益于两地各自之兴盛,尤以重庆,将成为"一枝独秀"。言及长远之利,欲迅速推动西南地区之经济进展,推进"改革开放",则当于当地物色一"龙头"为宜。而位于"三江交汇"之...
重庆的离开,让四川失去了一个“重要的肢体”,而“失去重庆的四川省,严格意义上不算完整的四川省”。究竟是什么促使了川渝分家,重庆又是如何“脱胎换骨”的?四川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就将四川划入了秦国的疆域,成为当时的重要军事和政治中心。后来,四川的“巴蜀文化”也在这里繁荣兴盛...
总体来讲,中央思考川渝“分家”,主要是为了促进重庆的经济发展,将其作为经济制度试点,寻找适合推行全国的经济发展制度。同时也是为了建起三峡工程。不仅如此,川渝“分家”还有助于四川同步发展起来。毕竟在当时,川渝的人口总数已经超过1亿,两地的占地面积也很大,这就导致国家在规划人口和土地资源时,存在资源浪费...
1997年6月18日,重庆直辖市正式挂牌。横跨了整整12年,邓小平的设想终于成了现实。而历史证明,将重庆与四川分家是利民之举,是邓小平的高瞻远瞩。相关数据显示,重庆之经济总量相较于直辖之前有了质一般的飞跃。从1996年到2005年,短短九年,重庆的经济总量就由1187.47亿元提高到了3070.49亿元,占全国GDP比重约1...
在此之后,重庆与四川的分家就已成定局,中央又花了三年时间制定了缜密的计划,最终在1997年正式将重庆脱离四川,重庆也就变成了我国第四个直辖市,直接受中央领导。这一举措直接解决了三峡工程所造成的人口外流,工程区域内的113万人全部被安置到了重庆,解决了一个社会上的大问题。与此同时,重庆也被打了一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