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试验方差分析,是对重复测量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的一种技术。这种设计的特点在于,同一组受试对象会在不同的时间点或条件下接受多次测量,而区组(受试对象)间则随机分配不同的处理。由于区组内的试验单位不独立,存在相关性,因此传统的独立样本方差分析并不适用。 关键术语 组内项:如同一患者在不同时间点的血压测量...
在这个过程中常用的统计方法即为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接下来以其在抑郁症研究中的应用为例,帮助读者理解其原理、步骤及结果解读。 1、案例背景 本研究共有20名抑郁症患者,其中男性10名,女性10名,服用抗抑郁药物进行抑郁症的治疗。在第0周时对患者采用SF-36量表进行生命质量的测量,并在治疗的第4周、第8周时进行...
和大多数分析一样,一般在分析前都需要进行一些检验,重复测量方差需要检查数据是否存在异常值,以及因变量是否满足正态分布。1.异常值 异常值分析数据中不正常的值,也称离群值。异常值的检验方法有很多,比如可以采用描述统计判断法(一般认为介于3倍标准差外的数据),或者箱线图等。这里使用描述统计进行判断。利用...
SPSSAU实验/医学研究→重复测量方差。2.拖拽分析项 (1)检查 检查分析项是否都在左侧分析框中。(2)进行拖拽 本例中因变量为‘抑郁情况’,组内项‘时间点’,患者编号‘ID’和组间项‘药物类型’,分别放置数据如上图。(PS:绝大多数情况下,组间项仅为一个(有时甚至没有组间项)。SPSSAU支持组间项为...
重复测量数据在科学研究中十分常见。 分析前要对重复测量数据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进行球形检验。如果该检验结果为P﹥0.05,则说明重复测量数据之间不存在相关性,测量数据符合Huynh-Feldt条件,可以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来处理;如果检验结果P﹤0.05,则说明重复测量数据之间是存在相关性的,所以不能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
重复测量方差需要为平衡数据,例子中12名患者,每名患者测量3次,则一定为12*3=36行数据,并且不能有缺失等;比如ID为5的患者在第8周没有测量数据,这会导致无法分析,有两种处理办法:第一种是直接将该ID为5的样本全部筛选掉,即相当于仅11个患者进行实验;第二种办法是将数据进行填补,可使用SPSSAU的异常值功能。 以...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流程:一、案例背景 当前有一项关于两种药物剂型在服用后,血液中浓度有无不同的研究。研究共有18名受试者,8名受试者服用颗粒型药物,8名受试者服用片剂型药物。分别在服药后1小时、2小时、4小时、6小时,分别测定血液中药物浓度,收集部分数据如下:上述数据是对同一观测单位重复多次进行测量得到...
一、前期准备 1.研究目的 重复测量方差:相关领域(比如医学研究)时,常常需要对同一观察单位重复进行多次测量,比如对病例在不同时间点进行多次测量,此类数据称为重复测量资料。由于此类数据同一对象多次测量之间存在相关性,因而不能简单的使用方差分析进行研究,而需要
若P>0.10, 则认为数据为球形数据,多次测量结果之间不存在相关性,一般采用单变量方差分析即可;若P<0.10, 则认为数据不符合球形数据,多次测量结果之间存在相关性,则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校正系数Epsilon分别为Green-house-Geisser、Huynh-Feldt和下限。本例当中P=0.003<0.10,说明数据不符合球形数据,即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