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1957年11月,粟裕曾随中国军事代表团访苏,其间他对苏军总参谋长作了礼节性的拜访,并向对方要了一份苏军国防部与总参谋部工作职责划分的材料。这次拜访仅用了半个小时,除去翻译所占用的时间,双方谈话的内容是非常有限的。然而,后来在批判粟裕的大会上,却被无限上纲到所谓“告洋状”,有人甚至在中央面前说粟裕...
9月4日,斯大林在克里姆林宫约见了彭德怀、金日成、朴宪永。在座的有苏共中央政治局的莫洛托夫、马林科夫、贝利亚、米高扬、布尔加宁、卡冈诺维奇及中国政府代表团全体成员周恩来、陈云、李富春、张闻天、粟裕等人。 斯大林询问了朝鲜战局及停战谈判情况。他说:中朝人民是英勇的。中国空军不能出击到“三八线”以南,因为空...
“里通外国”,从来是一条经典罪名,最不需要实据、不需要各种犯罪要件齐全,帽子却够大够沉,因而用处广泛。比如,彭德怀把“里通外国”给粟裕,一年之后的一九五九年,别的人又把它给了彭德怀。 û收藏 转发 3 ñ1 评论 o p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按热度 按时间 正在加载,请稍候...
显而易见,刘少奇在给老部下粟裕争取授衔元帅。 1958年,粟裕因“里通外国”,被解除总参谋长一职。刘少奇是粟裕两让司令一让元帅的见证人,当然不相信这位老部下是什么“极端个人主义者”、“里通外国”。因此,时任国家主席的刘少奇找到粟裕,关切地说:“1958年的事你也可以说说嘛。” 粟裕对老领导的关爱与理解只表...
小编说话: 1955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授予大将军衔的十人中,粟裕排名第一。在革命战争中,他的卓越战功就在全国传颂,尤其是华东战场上的辉煌业绩备受全军称赞。作为一名从普通战士成长起来的指挥员,他对党对人民的无比忠诚及勇敢加智慧的战斗作风,更值得后人长久学习。
刘少奇回到延安向伟人汇报工作,对粟裕赞不绝口,称粟裕是新四军7个师中,打仗打得最多和最好的一个师长,正是在刘少奇的建议下,经伟人批准,粟裕兼任当时战绩不是很理想的六师师长,成为唯一一肩双挑两个师的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