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里山河 [ biǎo lǐ shān hé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biǎo lǐ shān hé ] 表:外面。里:里面。山:太行山。河:黄河。外有黄河,内有高山。泛指有山河天险作为屏障,地势险要。 出处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子犯曰:‘战也。战而捷,必得诸侯。若其不捷,表里山河,必无害也。’”...
这些山河分布,极大地影响了山西的命运,形成了一套独一无二的地域密码,从古至今,“表里山河”这个成语被山西人屡屡提及。譬如唐代柳宗元在《晋问》里讲到山西的山川形势时,就说:“晋之山河,表里而险固。”“表里山河”是晋人在军事战争过程中提出来的、用以表述晋国区域特征的语汇,言简意赅,精准传神,一...
“表里山河”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是在“晋楚城濮之战”的关键时期 晋国大夫狐偃 劝说晋文公坚定意志 下决心与楚国决战时所说的话 这个词精辟的总结了 山西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 和独特的军事战略意义 也因此在现在 成为山西的代名词 那么,山西的地理环境 由哪些山脉构成?又特殊在何处?山西 东侧为太行山...
表里山河的说法最早出自于《左传》。根据记载,春秋时期晋国和楚国交战,晋国人自豪向楚人宣称:我们国内有太行山纵横,外面有黄河作为防守屏障。就算我们打不过楚国,也可以依靠“表里山河”守住。后来就被用来形容山西的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山西的地势很有特点。山西的地形可以概括为高原,地貌复杂多样,境内有山地、...
可以说,由于山西“表里山河”的地貌,让山西成为中国行政区划的一个独特的存在。也是中国数千年来惟一没有大变化的省份。 第四 独具特色的晋方言 “表里山河”的地貌特征也形成了独特的山西方言。山西方言是我们中华民族语言当中最复杂、最有特...
表里山河,表里的意思是内外,外有大河,内有高山,指有山河天险作为屏障。最早用于形容晋国境内大山大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从山西的地形图可以印证山西的表里山河之美誉,东面是太行山脉绵延不绝,西面黄河天险据守把关,中间偏西吕梁山脉如巨兽横亘,南面王屋中条山像收紧的布袋口与黄河并行,山西境内黄河支流-...
准确地讲是“表里山河”而不是“表里河山”。这是从晋国当时所处的地缘结构而产生的成语,后来才衍生为专指山西的地貌特征,即外山内河,或称两山夹一川。故事发生在春秋中期的前632年,上位不久的晋文公拉开架势与楚国展开春秋争霸首战一一城濮之战,起先晋文公尚有些犹豫,子犯曰:“战也。战而...
“晋之山河,表里而险固” 山西所有的故事 都要从“表里山河”说起 【典源】 《左传 僖公二十八年》:夏四月戊辰,晋侯、宋公、齐国归父、崔夭、秦小子懿次于城濮。楚师背巂而舍,晋侯患之。听舆人之诵曰:“原田每每,舍其旧而新是谋。”公疑焉。子犯曰...
表里山河一词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是当时的晋国大夫狐偃在劝说晋文公坚定意志,下决心与楚国决战时所说的,相关信息如下:1、表里山河这个词语,字面意思是形容山川壮丽,内外兼修,雄伟壮观。它源于中国古代的地理文化概念,表达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山河壮丽、地势险要、资源丰富、气候适宜等多方面的...
山西外有大河,内有大山,所以叫表里山河。 但“表里山河”这个成语,出自春秋时期的《左传》。 在两周秦汉时期,“河”这个字特指黄河,“水”这个字才是一个和我们今天所用的“江、河”相当的词。《左传》里面描述的山西,应该是说“黄河环绕在外,内部多有山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