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陶 [ yòu táo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yòu táo ] 中国商、周时的带釉陶器。为石灰质釉,烧成温度达 °C左右,依氧化和还原程度呈浅黄绿或青绿色,是用铁作色剂的“铁青釉”,熔剂主要是氧化钙。河南、安徽、陕西等省的出土文物中均有类似残片 内容来自网友贡献并经过权威书籍校验,百度...
釉陶的生产至战国时代渐多,施釉的技术也渐渐得到改进。到了东汉时期,浙江地区的陶工基本克服了上述缺点,生产出釉色稳定、流釉慢的成品,因其釉色泛青,故名之为青瓷,并大量制作日用器,属高贵的产品。原始瓷器 青瓷之前的有釉陶器叫原始瓷器,原始瓷器和印纹硬陶的主要差别只是有无施釉。它们不但胎体成分相同...
釉陶是在陶器表面施加低温铅釉,然后烧制而成。釉陶出现于西汉后期,代表了汉代陶瓷工艺取得的杰出成就。它以铜和铁为主要着色剂,在氧化气氛中烧成,铜使釉成翠绿色,铁使釉呈黄褐色和棕红色。凡是釉里含铜,烧出来就呈现绿色,凡是釉里含铁,烧出来就呈现黄色。由于铅釉陶在低温下烧成,不宜实用,故多做丧葬...
北齐黄釉绿彩四系罐 北齐武平七年(576年)濮阳李云墓出土 隋唐时期进入釉陶的巅峰期。隋代釉陶延续了白胎釉陶制作,在此基础上唐代终于发展为绚丽多彩的三彩艺术。如果把釉陶艺术比作一首乐曲,唐三彩无疑是釉陶历史上最绚丽的音符。 丰富多彩的唐三彩是在汉代以来...
釉陶是表面施釉的陶器。以下是关于釉陶的详细解释:保护作用:釉陶通过在陶器表面施加釉层,可以有效保护器胎,防止其受到外界环境的侵蚀和损害。装饰作用:釉层不仅具有保护作用,还能为陶器增添色彩和光泽,起到很好的装饰效果。古代的釉陶制品,如西汉时期的铅釉陶器,以及后来的复色釉陶器等,都展现...
1. 釉陶和瓷器的主要区别之一在于烧制温度。釉陶通常在低温下烧制,而瓷器则需要在高温下经过烧制过程。2. 在外观上,釉陶和瓷器可以通过观察其表面特征来区分。釉陶的釉层通常较厚,胎质较为粗糙;而瓷器的釉层较薄,胎质则更为细腻。3. 通过敲击两种器物,可以进一步辨别它们。釉陶敲击时声音较为...
铅釉陶器在陶器表面涂釉,让器物本身有了跟瓷器差不多的华丽色彩,还让器物有了更丰富的装饰图案。它所表现出来的云气山峦、羽人驾龙、骑射狩猎等等多种多样的纹饰,那可是古人神化自然、崇尚射猎、阴阳五行、祈求吉祥等等思想的一种反映哦。“尘中莲花——丝绸之路汉唐釉陶展”被引进啦,这是把习近平总书记“让...
一、广州发现的波斯蓝釉陶 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东汉时已有波斯釉陶传入我国,目前所见进入我国最早的绿松石釉陶是广西合浦东汉墓葬出土的绿釉陶壶,可能来自帕提亚王朝时期的伊拉克南部或伊朗西南部地区。隋唐时期广州成为闻名世界的东方大港,贾耽记录的“广州通海夷道”即可从广州出南海抵达波斯湾。约在公元世纪,...
笔者所说的“琉璃釉陶器”,就是今天人们津津乐道的“汉绿釉”和“唐三彩”等低温铅釉产品。我国琉璃釉陶器的产生,并不像大多数史学家所说的是由中国人自己发明的,而是自汉朝开通丝绸之路后从西亚引进的一项外来技术和工艺。 汉代绿琉璃釉盘口瓶 根据考古资料,琉璃釉陶器在我国第一次出现,是在汉宣帝时期的墓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