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是两种不同的激素,它们具有调节水盐平衡的作用,但分泌部位、性质及调节机制不同。 醛固酮由肾上腺皮质的球状带分泌,属于类固醇激素,可以加速肾脏对身体代谢过程中所生成的钠离子和水分子进行再吸收,排出钾离子,维持体内的钠离子与钾离子平衡。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神经元分泌,贮存于垂体后叶,属于肽类...
1、当血钾含量上升或血钠含量下降时,醛固酮的分泌量会增加,以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吸钠泌钾。 2、体内水少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饮水)。 【详解】 A、水平衡调节过程中抗利尿激素起了...
醛固酮:由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合成和分泌,促进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Na+、H2O的重吸收,促进K+的排出。抗利尿激素(ADH):又称血管升压素(VP),能提高远端小管末端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通透性(ADH与远曲小管末端、集合管上皮细胞管周膜上V2受体结合→激活膜内的腺苷酸环化酶→上皮细胞中cAMP↑→管腔中膜蛋白激酶激活...
血管紧张素Ⅱ对肾尿生成也有调节作用,主要有:①刺激醛固酮得合成与分泌;②直接刺激近端小管对NaCl得重吸收;③刺激神经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 醛固酮得分泌调节包括: (1)、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醛固酮得分泌受血管紧张素Ⅱ与血管紧张素Ⅲ得调节,血管紧张素Ⅱ由血管紧张素I转换而来,血管紧张素原转换为血管紧张素I得...
醛固酮的分泌调节: # (1)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兴奋,导致血管紧张素产生增多,血管紧张素III和II可刺激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增多。 (2)血K+ 浓度升高和(或)血Na+ 浓度降低 血K+ 浓度升高和(或)血Na+ 浓度降低,均可直接刺激醛固酮的合成和分泌增加;反之,则使醛固酮分泌减少。P91-92反馈...
醛固酮VS抗利尿激素:区别速来了解! 醛固酮主要作用于肾脏,促进肾小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同时促进钾离子和氢离子的排出,这样一来,就帮助身体维持了血钠和血钾的平衡,防止了水肿和脱水的发生。而抗利尿激素,则主要作用于肾脏的集合管,促进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使身体在需要时能够留住更多的水分。
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A正确;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所以肾排出的水分会随之减少,B错误;C、肾上腺皮质增加分泌醛固酮,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维持血钠含量的平衡,C错误;D、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经体液运输到达全身各处,但只能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
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的主要作用部位分别是A.肾小球和近曲小管;远曲小管和集合管B.近曲小管;远曲小管C.远曲小管和集合管;远曲小管和集合管D.髓袢升支;远曲小管
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都可促进肝糖元分解,从而提高血糖浓度.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都对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二者共同使人和高等动物正常生长和发育.这些激素之间都是协同关系.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协同作用是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过程的作用,从而达到单一激素达不到的作用效果.那么,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有...
有的。醛固酮具有保钠泌钾的作用,当人体内水分减少时,抗利尿激素增多,以增加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醛固酮吸收钠的同时,也会吸收水分,以促进钠的重吸收,因此起到协同作用。当体内水多钠少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醛固酮增多,两者作用相反,起到拮抗作用。醛固酮是人体内调节血容量的激素,通过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