酹江月【作者】谭处端 【朝代】元 一灵真性,又因何、漾入凡胎尘域。迤染浮华贪爱恋,展转昏迷真迹。旷劫难逃,如今又错,罪孽重重积。本来模样,怎生分解寻觅。须屏视听双泯,舍情云水,物外搜玄理。寂寞孤清趣妙有,岂顾形躯瘦役。捉住风飚,玲珑辉焕,默默烹金液。神丹昭著,死生烦恼宁息。
酹江月·驿中言别 宋邓剡 水天空阔,恨东风不惜世间英物。蜀鸟吴花残照里,忍见荒城颓壁。铜雀春情,金人秋泪,此恨凭谁雪?堂堂剑气,斗牛空认奇杰。 那信江海余生,南行万里,属扁舟齐发。正为鸥盟留醉眼,细看涛生云灭。睨柱吞嬴,回旗走懿,千古冲冠发。伴人无寐,秦淮应是孤月。 译文 面对水天相连的长江,我...
酹江月(乾坤能大、算蛟龙)【作者】文天祥 【朝代】宋朝 【酹江月】乾坤能大、算蛟龙、元不是池中物。风雨牢愁无着处,那更寒虫四壁。横塑题诗,登楼作赋,万事空中雪。江流如此,方来还有英杰。堪笑一叶漂零,重来淮水,正凉风新发。镜里朱颜都变尽,只有丹心难灭。去去龙沙,江山回首,一线青如发。故人应念,...
这句诗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读音:人(rén)生(shēng)如(rú)梦(mèng),一(yī)樽(zūn)还(huán)酹(lèi)江(jiāng)月(yuè)。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酹江月”是古典诗词中通过祭酒动作与自然意象融合的抒情范式,既包含具象的祭祀仪式,又承载着诗人对历史、人生及宇宙的哲思。其内涵可从祭祀行为、意境生成、哲理体悟三个维度解读。 一、祭祀行为:自然崇拜与人文仪轨的交织 “酹”即倾酒洒地以示祭奠,属于古代祭祀礼仪的重要形式。当“酹...
酹江月,是唐代诗人李白所创造的一个词语。它形容的是江上的月光映照在水面上的景象,表达了怀抱深情之人对于远方的思念之情。在诗歌中,这个形象十分常见,被很多诗人所接续传承。“酹江月”一词朗朗上口,富有诗意,是中国近古文化中的佼佼者。它在文学、艺术等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在古代...
这里的“酹”,是古代饮酒祭祀之礼,表示敬意。因此,“酹江月”描绘了苏轼以酒祭江月的情景。情感寓意:“酹江月”蕴含了对历史英雄的崇敬之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后世文人多沿用此词牌,将其视为表达深情厚意和对历史尊重与怀念的一种方式。艺术表达:“酹江月”不仅是一种艺术的表达形式...
酹江月【作者】王哲 【朝代】元 放心坦荡,乐闲闲、应使虫消尸去。清静长施凭雅正,封宝瓶口守护。阐辟双关,非能运转,也得全精固。三阳相见,五神分朗团聚。由此虽寝无眠,颐颜养浩,洁白盈盈数。直待澄鲜方是彻,愈觉真灵开悟。性结成丹,圆光耀赫,决遇明师度。红霞缭绕,恁时迎引归去。
少年有大志,但无法获得报国的机会,大约30岁时尚未求到功名,于是乘船千里,到扬州一带游览。又据其《酹江月》:“四十男儿当富贵,谁念漂零南北”,可知他中年以后仍然不得意,到处流浪。宋代名李好古者非止一人,这里指的是写《碎锦词》的李好古。 百科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