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知,pH值对酸腐病菌的生长具有调控作用,酸腐病菌具有广泛的pH值适应性,但其最适生长pH值约为3.0,这与许多柑橘品种果实pH值接近 。 2.2 离体条件下不同pH值对PacC表达量的影响 以酸腐病菌最适生长pH值(pH 3.0)为对照,比较 PacC1 PacC2 在不同pH值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 PacC1 PacC2 的表达均受pH...
230 2017, Vol.38, No.07 食品科学 ※包装贮运蜜橘酸腐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以及不同 抑菌剂处理对其控制效果赵一洁 1 ,唐 毅 1 ,王威浩 1 ,姚世响 1 ,邓丽莉 1,2 ,曾凯芳 1,2, *(1.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重庆 400715;2.重庆市特色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 400715)摘 要:为确定蜜橘果实...
定期清理果园,特别是在采果后,结合修剪清除烂果和病果,扫除地面落果和枯枝落叶,集中烧毁。 化学防治 如果果园前年出现蝽橡和蒂蛀虫,虫害严重,或者感染过酸腐病,在今年适当采用化学防治,减少病害的发生率。可以在花蕾期、幼果期和成熟期进行喷药防治。使用氧氯化铜液/安克锰锌/托布津+百菌清防治。 采果后预防 荔...
结果显示,接种酸腐病菌后2 d,夏橙果实表现明显的发病,菌斑直径达到9 mm,接种后5 d,菌斑直径扩大到47 mm;20 g/L碳酸铵处理的果实,菌斑直径显著低于对照,而40 g/L碳酸铵处理果实,常温下贮藏5 d,均未表现发病,表明该质量浓度条件下碳酸铵处理可有效控制夏橙酸腐病的发生。 结论 综上,碳酸铵对柑橘酸腐病...
为确定蜜橘果实酸腐病的致病菌及膜醭毕赤酵母,水杨酸和壳寡糖对蜜橘果实采后酸腐病的控制效果,从自然发病的蜜橘果实上分离出一株致病真菌,通过形态学特征,rDNA-ITS分析以及致病性检测,发现该真菌为蜜橘白地霉(Geotrichumcandidum).离体实验发现2.5mmol/L水杨酸,质量分数1.5%壳寡糖处理能够抑制白地霉孢子萌发和菌丝的生...
对欧李上一种新病害欧李酸腐病进行了病原菌鉴定并对病原菌生物学 特性进行了研究.欧李酸腐病发生在欧李果实成熟期,果实腐烂变酸,病部产生白色霉层.病原茵在PDA培养基上呈白色粉状,分生孢子长筒形,末端钝圆,大小 为4.5~10 μm×3.3~7.5 μm,根据病原茵的形态特征将其鉴定为白地霉(Geotrichum candidum).生...
白地霉侵染是导致柑橘酸腐病的主要原因,实验证明桔梅奇酵母通过分泌普切明酸对白地霉具有生物防治能力。已知铁是真菌生长的必需元素,是胞内重要酶活性中心的组成部分。普切明酸是桔梅奇酵母产生的一种水溶性铁螯合剂,能快速在培养基中扩散并与其中的Fe3+形成稳定红色复合物。研究配制的含有不同浓度FeCl3的培养基如下...
白地霉侵染是导致柑橘酸腐病的主要原因,枯梅奇酵母能分泌普切明酸,研究员配制含有不同浓度FeCl3(单位:mg/L)的培养基进行实验,实验现象如图。已知铁是真菌生长的必需元素,是胞内重要酶活性中心的组成部分,普切明酸是桔梅奇酵母产生的一种水溶性铁鳌合剂,能快速在培养基中扩散并与其中的Fe³+形成稳定红色复合物。
福建荔枝酸腐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对福建省分离的荔枝酸腐病菌的形态学特征、生长速度、产孢、分生孢子萌发及侵染的影响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福建荔枝酸腐病的病原菌为白地霉(Geotrichum candidum);... 蔡学清,林通,谢玲平,... - 《热带作物学报》 被引量: 9发表...
白地霉侵染是导致柑橘酸腐病的主要原因,实验证明桔梅奇酵母对白地霉具有生物防治能力。已知铁是真菌生长的必需元素,是胞内重要酶活性中心的组成部分。普切明酸是桔梅奇酵母产生的一种水溶性铁螯合剂,能快速在培养基中扩散并与其中的Fe3+形成稳定红色复合物。研究配制的含有不同浓度FeCl3的培养基如下表所示。实验结...